諾貝爾和平獎揭曉!白俄人權領袖、俄烏2人權團體享殊榮

▲諾貝爾和平獎於7日頒發,由白俄羅斯人權領袖畢亞利亞茨基,以及俄羅斯人權團體「紀念」和烏克蘭人權團體「公民自由中心」共同獲獎。(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諾貝爾和平獎於7日頒發,由白俄羅斯人權領袖畢亞利亞茨基,以及俄羅斯人權團體「紀念」和烏克蘭人權團體「公民自由中心」共同獲獎。(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國際中心徐筱晴/綜合報導

2022年諾貝爾和平獎於7日下午揭曉,由1人、2組織獲得殊榮,分別為白俄羅斯人權領袖畢亞利亞茨基(Ales Bialiatski),以及俄羅斯人權團體「紀念」(Memorial)和烏克蘭人權團體「公民自由中心」(Centre for Civil Liberties)獲獎。這次被視為奪獎熱門的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則成為本屆遺珠。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Norwegian Nobel Committee)7日宣布,由畢亞利亞茨基、「紀念」以及「公民自由中心」共同獲頒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委員會指出,得獎者共通點一致支持人道主義(Humanism)價值觀、反軍國主義以及法則,代表其本國的民間社會,並且在多年來,提倡批評權力的權利,保護公民的基本權利。他們在記錄戰爭罪、侵犯人權和濫用權力方面有傑出的貢獻,共同展示了民間社會對和平與民主的重要性。

畢亞利亞茨基在1980年時,首次於白俄羅斯發起民主運動,畢生致力於促進國家和平進展。諾貝爾委員會表示,當局試圖讓他保持沉默,但儘管在困難重重的情況下,畢亞利亞茨基在爭取人權和民主的鬥爭中仍沒有讓步。

而創立於1987年的俄羅斯人權組織「紀念」,目的是希望當年遭到蘇聯共產黨壓迫的受害者永不會被遺忘,組織宗旨是藉由直面過去罪行,以避免新的罪行發生,且該組織也一直站在打擊軍國主義、促進人權和法治政府的最前沿,在俄烏戰爭期間,也為收集俄軍犯下虐行的相關訊息做努力。

烏克蘭「公民自由中心」於2007年在基輔成立,旨在促進烏克蘭的人權和民主,加強烏克蘭公民社會,並向當局施壓,以使烏克蘭成為一個成熟的民主國家。在俄羅斯總統蒲亭於今年2月發動軍事行動後,公民自由中心也成為了負責記錄、蒐證俄軍的罪刑的重要機構。

諾貝爾委員會表示,2022年諾貝爾和平獎由3個得獎者共同獲頒,希望藉此向在白俄羅斯、俄羅斯和烏克蘭這3個鄰近國家,捍衛人權、民主與和平的傑出貢獻者致敬。

由於今年諾貝爾和平獎背景建立在長達近8個月的俄烏戰爭,原先被認為奧斯陸和平研究中心(PRIO)主任厄爾德爾(Henrik Urdal)表示,「在許多方面來說,只有當我們經歷如現在正在熬過的時期,和平獎才變得格外重要和相關。」

諾貝爾和平獎於1901年首度頒發,迄今為止,已有109位獲獎者,其中18名女性,包括為人所知的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緬甸文人政府領導人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

今年的諾貝爾獎季於3日展開,每個獎項獎金10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2870萬元),頒獎典禮將於12月10日舉行。目前已經頒發醫學獎、物理學獎和化學獎,文學獎得主也於6日公布。而和平獎是是唯一在挪威奧斯陸頒發的獎項。經濟學獎則將於10日壓軸公布,為2022年諾貝爾獎季劃下句點。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