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位戲曲院士曾永義辭世 文化部、大專院校哀悼

▲中央研究院首位「戲曲院士」曾永義、昨(10)日於台北辭世,享壽81歲。(圖/文化部提供)
▲中央研究院首位「戲曲院士」曾永義、昨(10)日於台北辭世,享壽81歲。(圖/文化部提供)

記者李琦瑋/台北報導

台灣首位以戲曲研究成就當選中研院院士的台大中文系教授、世新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曾永義,昨(10)日於台北辭世,享壽81歲。文化部長李永得聞訊後深表哀悼,將呈請總統明令褒揚;世新大學董事長周成虎、校長陳清河聞訊表達感念與哀思;台灣戲曲學院指出,即將登場的縱橫天下「韓非.李斯.秦始皇」戲曲,是曾永義與王瓊玲合編,原為2年前給曾永義的祝壽戲,未料卻成遺作。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化部指出,曾永義1941年出生,中央研究院首位戲曲院士,為文學界重要學術泰斗,戲曲、俗文學、音韻學、民俗藝術學術領域著作等身,作育英才五十載,桃李滿天下。數十年心繫台灣傳統藝術發展,親為崑劇、京劇、歌仔戲、客家戲撰寫劇本,曾獲中興文藝獎、金鐘獎最佳傳統戲劇節目獎、中國文藝獎章、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最佳作詞人獎等獎項。

其秉持「以傳統藝術作文化輸出」理念,積極推動兩岸戲曲學術研究與匯演交流,喚起青年學子關注傳統藝術熱潮,曾獲頒國家二等景星勳章,並為國家文藝獎及傳藝金曲獎戲曲表演類特別獎得主。

李永得表示,曾永義「研優則編」,不僅將戲曲研究發展為超越華人世界當代傳統藝術文學的「顯學」,也為國內外劇團創作劇本,作品雅中有俗,兼顧文學內涵與演員藝術的綜合發揮。其自1980年代起,投身台灣鄉土與傳統藝術的維護發揚工作,提升民族藝師的社會地位,提倡精緻歌仔戲,戲曲創作與學術理論成果斐然,為學界與藝文界培養代代優秀人才,推動戲曲藝術向前邁進,感佩大師一生春風化雨、開枝散葉的貢獻。

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提到,曾永義叱咤文壇超越半世紀,研究領域橫跨京劇、崑曲、歌仔戲、客家戲等,卓越成就令人仰之彌高,被譽為文壇巨人。曾永義於世新中文系任教逾18年,藉自身豐富學識,培育新一代文學人才,替世新增添不少光榮,近年亦回饋師生,在世新圖書館長年展出其歷年著作、獎盃、照片等文物,對世新的付出有著重要地位。

世新大學中文系主任周玉山說,曾永義為本校700多位教師裡最大的一張名片,對世新中文系挺立20多年的貢獻更大,有不少頂大畢業的碩士生,為了追隨曾永義,選讀世新中文系博士班。「人壽有時而盡,而文章無窮」,周玉山指出,很少人如曾永義一般擁有不朽的文學生命,著作不斷,據他所知,曾永義仍有新書準備出版,忽然地離世令人感傷。

台灣戲曲學院表示,曾永義生前與該校淵源深厚,學校京劇團製作過許多膾炙人口的戲曲作品,都由曾永義擔任編劇。縱橫天下「韓非.李斯.秦始皇」受疫情影響,延至今年10月14日在台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演出,眼看再過幾日,曾永義就能看見自己的作品,怎料竟成遺作,戲曲界一片哀悼,相當不捨。

縱橫天下「韓非.李斯.秦始皇」是曾永義因緣際會「選題而作」,曾永義生前曾表示,這3名響噹噹的歷史人物,雖然彼此都有關係,但一位是集法家大成的學者、一位是以帝王術致富貴功名的權臣、一位是叱吒統一天下的暴君,3位看似有高低,「其實是鼎足而立」。

曾永義說,要寫韓非、李斯、秦始皇,「前提要深入探討,弄清他們的生平事跡、性情襟抱和時代背景,如此下筆,才不致走火入魔、貽笑大方。」

曾永義口中永遠的第一女主角朱民玲得知曾永義逝世後,淚流不止。她說,過去與曾永義合作新編崑劇「蔡文姬」、「二子乘舟」、「雙面吳起」以及縱橫天下「韓非.李斯.秦始皇」等,「老師非常疼惜演員,也致力將作品帶到對岸演出,作為文化交流的根基」。

台灣戲曲學院邀請還不認識這位文學泰斗的民眾走進劇場,觀賞這齣等待2年的戲曲作品,緬懷曾永義的文學造詣。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