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近代流行音樂先驅 古倫美亞唱片創辦人栢野正次郎

▲ 古倫美亞唱片由日本人栢野正次郎所成立,是台灣第一家製造發行黑膠唱片的流行音樂唱片公司。(圖/翻攝自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 古倫美亞唱片由日本人栢野正次郎所成立,是台灣第一家製造發行黑膠唱片的流行音樂唱片公司。(圖/翻攝自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國際中心謝佩蓁/綜合報導

日治時期是台灣正式進入近代化社會的關鍵時期,當時台灣總督府決定將台灣建設為「南向政策」、「大東亞共榮圈」示範點,因此當各項近代化工業、基礎建設陸續在台灣開枝散葉後,連帶促使台灣的娛樂產業從傳統戲曲跟上近代化的腳步,例如留聲機的引進,以及蟲膠唱盤的流行等等,其中又以「古倫美亞唱片」(コロムビア、Columbia)將台灣帶向近代音樂殿堂為最佳典範,不僅是第一家販賣留聲機、錄製蟲膠唱盤,還是日治時期營運最久、最具代表性的公司。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古倫亞美唱片公司的廣告,可以看見創辦人栢野正次郎的署名。(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古倫美亞唱片公司的廣告,可以看見創辦人栢野正次郎的署名。(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西元1879年留聲機首度引進日本後,1899年日本第一家唱片公司「三光堂」成立,1907年由美國與日本技術合作的「日米蓄音器製造株式會社」突破歐美技術的壟斷,在川崎蓋了廠房,除生產國產唱片外,也開始量產留聲機。1910年改組為「株式會社日本蓄音器商會」(以下簡稱「日蓄」),帶動整個日本唱片公司的蓬勃發展。同年也在台北的「榮町」(現台北衡陽路)設立「株式會社日本蓄音器商會台北出張所」,由日人岡本檻太郎主持,並開始在台灣銷售留聲機與唱片。1914年他帶著十幾名的台灣樂師及歌手一起到東京錄製北管客家八音的唱片,之後風格開始多元,不僅有發行藝旦和曲師的演唱歌曲、南北管子弟團,還有時下最受歡迎的歌仔戲,台灣的唱片前景開始蓬勃發展。

1925年,岡本檻太郎的妹夫栢野正次郎正式接辦「日蓄」唱片。然而當時,台灣人對於唱片的接受度並不高,營運的狀況更是一波三折。栢野正次郎一反日本人就該出日本歌的刻板印象,不僅熱愛台灣歌謠,還曾說:「我決定我們要做屬於我們台灣自己的歌曲啦!」因此本來是日本唱片公司的「日蓄」轉型,落實在地化。在1928年栢野正次郎正式當上古倫美亞的社長後,便將自己的營運理念定位為「台灣人應該創造出屬於台灣人的歌」。

為了開拓台灣市場,栢野正次郎找了當時活躍於台灣新文學運動的陳君玉來當文藝部長,並支持他挖掘許多台灣音樂家來寫歌、製作出許多膾炙人口的台語流行音樂,其中又以由鄧雨賢、周添旺、純純這三個黃金拍檔,共同創作出的世紀經典《雨夜花》最為經典。其實古倫美亞不只青睞台語,還發行客語流行歌、西洋交響樂等等,音樂範疇之廣,令人佩服,為台灣唱片市場帶來更寬闊的視野。

▲古倫美亞出品編號80300流行歌《雨夜花、不敢呌》蟲膠唱片。(圖/翻攝自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古倫美亞出品編號80300流行歌《雨夜花、不敢呌》蟲膠唱片。(圖/翻攝自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戰爭來襲,唱片業正式進入冬季。不只是唱片經營者,所有的樂師、歌手們都必須配合政策,開始大量發行軍國主義的歌曲。中日戰爭爆發後,音樂審查更加嚴格,音樂也漸漸地失去原本多樣色彩,1945年更慘遭二戰盟軍轟炸,栢野正次郎一生心血就此化為灰燼。戰後因政治立場,栢野正次郎被遣返日本,但他在台灣所推動、創造的台語流行音樂、跳舞時代的盛況,至今仍深刻地影響著台灣。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