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人質疑中國一直有戰略的利用債務,讓窮國聽命於它,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斯里蘭卡的漢班托塔港(Hambantota Port)。2017年,斯里蘭卡為了換取債務減免,將港口租給中國99年。但在經歷多年內戰後,斯里蘭卡急於發展基礎設施,導致外債不段增加,但據悉,漢班托塔港僅佔該國2017年45億美元償債支出的5%。
美國前總統川普在2018年稱漢班托塔港是中國「債務陷阱外交」的一部分,指出北京正在戰略性利用債務來增加對借款國家的影響力。雖然這一說法曾被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布勞提甘(Deborah Brautigam)反駁,但東京早稻田大學北野直弘(Naohiro Kitano)認為,「中國也未提出能令人信服的數據來反駁(債務陷阱外交的說法)」。

由於近來受到高通膨和美元大幅升值影響,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目前約有20個國家出現外債違約或接近違約。西方國家憂心債務減免只會讓中國受益,因為這會讓窮國將獲得的資金用來償還積欠的北京債款。
高橋徹認為,沒有中國承諾分擔債務豁免,危機將會繼續存在,但近來中國境內房地產行業接連爆雷,若是國有銀行同意免除發展中國家的債款,可能將會引發國內激烈反彈,給中國經濟帶來重大風險。日本科學技術聽訪問學者大西康夫(Yasuo Onishi)表示,即使北京同意參加多邊談判,也被認為只是想盡可能收回債務而已。
雖然習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的政治報告中直言,要「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台」。但高橋徹指出,目前尚不清楚習近平是否真的打算將中國納入國際合作框架。全球正密切關注中國是否會成為負責任的債主,還是會繼續無視全球規範,謀取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