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憲催票/叫好不叫座?18歲公民權修憲案闖關有危機

▲18歲公民權議題討論度低,修憲案面臨恐怕無法過關的危機。(圖/NOWnews資料照片)
▲18歲公民權議題討論度低,修憲案面臨恐怕無法過關的危機。(圖/NOWnews資料照片)

實習記者林怡昕/台北報導

本週六就要投票,除了九合一大選外,另一項關注焦點,便是我國首次公民複決修憲案「18歲公民權」。今年3月,立法院罕見跨黨派達成共識通過該修憲案,且各政黨也力推18歲公民權,儘管檯面上沒有反對聲音,但此議題在民間的討論度低,再加上超高修憲門檻,讓這個備受矚目的修憲案面臨恐無法過關的危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立法院今年3月25日以109票同意票、0票反對票通過「18歲公民權」修憲案,並交由公民複決,這是台灣史上首個國會一致同意通過的修憲案,也是第一次修憲公民複決。

不過修憲要通過,接下來必須面對962萬票公民複決的超高門檻。因此,各政黨、民間社團皆從選前數個月起便開始動員,透過街頭宣講、社群串連等方式,呼籲選民對18歲公民權投下同意票,然而,跨黨派的宣傳力挺,卻反應不到選民支持度上。

根據壯闊台灣聯盟在10月底發佈的民調,18歲公民權修憲案僅有45.8%支持度,不知道有修憲複決的民眾甚至有51.2%。不僅如此,綜合今年8月以來有關「18歲公民權」民調,支持度也都無法超過5成。

面對催不出的支持度,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邱師儀指出,對選民而言,沒有利益、感情動機,就不會對公共議題做出表態,要是政黨沒有特地動員,或是遇到學生抗議行動等隨機性事件,議題往往會淹沒在選舉口水戰中。

▲(圖/NOWnews攝影中心)
▲邱師儀指出,政黨沒有特地動員,議題往往會淹沒在選舉口水戰中。(圖/資料照片)
「當大家都贊成的時候,這議題沒有反方,也就沒有討論熱度。」身為年輕世代、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候選人詹為元也認為,九合一大選是地方性選舉,選戰偏向政治攻防、意識形態對立,這會導致具有理想性、普世價值的18歲公民權被犧牲,因為議題本身激不起政治討論。

詹為元說,18歲公民權僅僅是許多政見論述中的其中一項,在對選民說明時,宣傳力道是分散、岔開的。對於11月26日最後的修憲複決結果,「老實說我會比較悲觀」。

雖然各政黨皆表態力挺,不過實際打選戰的候選人卻產生「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狀況,首度參選的民眾黨台北市議員候選人「學姊」黃瀞瑩坦言,在站路口、掃街拜票時,會多加一句「18歲公民權也需要你的一票」口號,不過以往公投都會舉辦大型造勢活動,這次卻只能透過立法院座談會、街頭宣講宣傳,「相對(宣傳)力道而言,可能不是這麼足夠」。

今年欲爭取連任,30歲就投入選舉的民進黨台北市議員吳沛憶則認為,選民要了解候選人政見、人選,資訊量就已非常龐大,再加上還要理解公投內涵,要接收的資訊對選民來說確實太多。

18歲公民權這個議題缺少讓選民熱烈討論的政治動機,不過要跨越超高修憲門檻,才是這次公民複決真正的難關所在。

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規定,修憲複決需要超過選舉人總額半數同意,以今年選舉人數將近1930萬人估算,至少要962萬票同意票才會通過門檻,這數字甚至比2020年總統蔡英文獲得817票的票數還要高出100多萬票,因此如何衝高投票率甚是關鍵。

以2018年九合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為例,直轄市長選舉投票率為66.11%,其中又以高雄市投票率73.54%居首。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王業立分析,2018年有「韓流」影響,高雄市投票率衝破7成,不過由於今年選情冷,推估全台投票率約6成左右,再加上中南部許多縣市首長勝負已定,選民返鄉投票意願還會再降低。

▲高雄市長、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圖/NOWnews資料照)
▲2018年「韓流」影響,高雄市投票率高達73.54%。(圖/NOWnews資料照片)
王業立也提到,依過去選舉經驗而言,負面選戰往往出現在最後關頭,這次「人格毀滅戰」,卻是從前新竹市長林智堅論文案開始,一路打到現在,容易讓選民對選舉產生厭煩心態,導致投票率再更低,進而影響公民複決的通過。

民眾黨主席、台北市長柯文哲近日也說,「泥巴戰打過頭可能降低中間選民投票意願,不利於通過18歲公民權案」。邱師儀表示認同,他從選民結構來分析,假設會去投票的都是深藍、深綠選民,反而知識程度較高的選民不去投票,相對來說18歲公民權是「聰明的提案」,就可能在這次選舉中被犧牲。

「如果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沒有通過,不論哪個縣市首長當選,都沒有任何意義」,邱師儀認為,18歲沒有投票權,等於選舉還在玩大人的遊戲,假使選舉沒有納進年輕人的聲音,就代表接下來2年、4年後都是在玩陳腐的遊戲;王業立感嘆,修憲門檻高,議題在選民間又無法達成共識,「本來就是先天不良的修憲案」,要在短期內扭轉選民看法,當然需要政黨傾全力宣傳,但投票將至,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