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下探12度!心臟醫師曝「3大警訊」:小心死神來敲門

▲天氣寒冷也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提醒民眾要注意日常的「3警訊」。(示意圖/取自photo AC)
▲天氣寒冷也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提醒民眾要注意日常的「3警訊」。(示意圖/取自photo AC)

記者鍾怡婷/綜合報導

12月開始受到東北季風影響,下週三、四(14、15日)北台平地最低氣溫約可降至12度,各地氣溫驟降恐提高心肌梗塞、中風等憾事發生機率,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心臟內科醫張耿豪提醒,若是有胸悶冒冷汗、手腳發黑發麻、耳垂「冠心溝」等狀況出現,代表血液循環出狀況,在持續低溫的情況下更要注重保溫,當症狀嚴重時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也要避免讓身體感受到劇烈溫度變化,像是離開溫泉池後立刻到寒冷的地方,或是到室外進行有氧運動等,都會對心血管造成一定的負擔,尤其是高齡、高血壓的民眾更要注意。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想要避免中風、心肌梗塞等憾事,天冷時不僅保暖相當重要,身體發出來的警訊也要特別注意。(示意圖/取自photo AC)
▲想要避免中風、心肌梗塞等憾事,天冷時不僅保暖相當重要,身體發出來的警訊也要特別注意。(示意圖/取自photo AC)
張耿豪醫師提醒,天氣寒冷會導致血管收縮、變細,血壓波動大,是心血管疾病好發時期,因中風或心肌梗塞猝死的案例也會增加,而心肌梗塞主要原因多是因為心臟血管的粥狀硬化、冠狀動脈急性阻塞,導致氧氣無法送至心肌細胞。

要注意的是雖然動脈粥狀硬化、動脈硬化,在早期並無明顯的症狀,多半需要透過醫院專業檢測。但民眾可自行注意是否有以下3症狀,代表身體末梢血管狀態不佳,要警覺有心臟血管粥狀硬化的危機。

(一)平常爬樓梯、有氧運動時,是否會有胸悶冒冷汗的狀況,若是休息後也沒有明顯改善,就有可能是血管循環不足。

(二)手、腳掌常常感到寒冷,甚至有發黑、發麻、痛感時,就代表末梢血管狀態不佳,天冷更要注意保暖。

(三)耳垂「冠心溝」,耳垂含有脂肪和細小的末梢血管,若是血管血液供應量不足,耳垂會缺氧並萎縮,出現一條耳垂就會出現一條皺紋線條,雖不會單以此症狀來診斷,但依然屬於心血管疾病的警訊之一。

張耿豪醫師也提到,天冷最重要的是注意溫度變化,以泡溫泉來舉例,一定要在溫暖的地方擦乾身體,不要一下子就跑到寒冷的地方,容易對心血管造成負擔。有不少民眾看到天氣寒冷,會到戶外進行有氧運動來提高體溫,但實際上反而會讓心血管負擔更大,當天氣越冷更要在室內溫暖的地方進行運動。

最後張耿豪建議,心血管日常保健就是要遵循健康飲食,避免攝取加工物品、精緻糖,適當攝取堅果也對健康有益處。有高血壓、心臟病的患者除了保暖外,日常控制的藥物也要按時服用,一起健康平安的度過寒冷冬季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