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奇蹟3/觀葉植物多突變種!玩家搶限量 價格炒翻天

▲ 鹿角蕨模樣討喜。(圖/翻攝觀葉植物迷交流站網友林光勳)
▲ 鹿角蕨模樣討喜。(圖/翻攝觀葉植物迷交流站網友林光勳)

施怡/專題報導

鹿角蕨是生長在熱帶雨林的水龍骨科鹿角蕨屬植物,產地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因為有長長的葉型、貌似麋鹿的鹿角,模樣討喜,很快成為觀葉植物的新寵。專賣鹿角蕨的業者林璟鴻說,特殊品種的觀葉植物,價錢可能賣家說了算,如鹿角蕨,可能一棵賣到60萬元,跟一張台積電股票一樣;另外如新葉非常紅,葉脈感覺很特別的紅水晶火鶴,一年前要價20萬元,開始有人大量栽培後現在大約1萬元,短短一年價差20倍。想要買觀葉植物,或甚至想要投入觀葉植物市場,價格波動大的問題,不能不注意。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9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股票飆破萬點,當時台灣蘭花界的珍稀種「達摩」,曾經被炒到1700萬元,後來繁殖技術被破解,組培成功大量生產,現在一棵幾百元。台北花卉產銷董事長李明聰說,特殊品種的植物都會賣很貴,畢竟價錢是賣家在講,但最後是否賣得出去,也不見得有人知道。

他說,台灣過去是蘭花王國,一棵蘭花賣到幾百萬元、甚至幾千萬元,也不稀奇,但後來大量生產後,價格自然往下跌,「物以稀為貴,現在變成幾千萬棵,就沒有價錢優勢了,只有你一棵的時候,三千、五千或三萬、五萬價錢隨你喊,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觀葉植物如同蘭花,其中一部分吸引人的元素是「珍稀性」。這些觀葉植物多半是突變種,量少價高,如果經濟能力好的玩家,大多會喜歡這種「我有你沒有」的感覺,很像是搶限量商品的購物心態。

可可鞋蘭場執行長陳淑英說,這是市場初期的正常現象,新品種剛入市的價格波動起伏,都是市場機制。她說,植物像股票一樣,新的植株可以賺錢,就跟發股利一樣,她也曾聽說有人投資植物,賺進跑車和房子,不過也可能因此忽略了新品種植物,因為沒有前人的種植經驗,很容易會有把植物養死、價格直接歸零的風險。她提醒,半路出家的玩家,想靠炒作珍稀種賺快錢,也很容易賠錢。

不過業者培育新品種,也不見得都是為了炒作價錢,主要還是希望把觀葉植物市場的餅做大。陳淑英說,植物跟衣服一樣,看膩就不想再看,民眾也會想看很特別的植株,這是消費者的心態,所以市場上一定要不斷創新,有漂亮的植物出現,這些觀葉迷才會想持續入手,有種植的動力。

「價格有波動,是市場機制供需法則,但是如果是刻意炒作,價格波動太大,對市場是大傷害,尤其中盤商可能會賠錢,增加經營難度。」業者林璟鴻說,之前買白雲蔓絨、圓葉花燭、錦緞、法老面具,都碰到類似狀況,可能上個月跟大盤買到的批發價,已經比下個月市場上的零售價還高,付出的成本甚至比零售價還高,壓縮利潤空間,甚至得要賠本把植物銷售出去。

林璟鴻說,對消費者而言,上個月買跟下個月買的價格,若相差一倍以上的話,久而久之,會覺得像是被詐騙,每次都買貴,消費者一定會害怕賠錢,就會降低想要購買的慾望,對市場一定不好。

長期種觀葉植物的玩家植子說,新手不建議追高價植物,畢竟即使如他這種專業玩家,偶爾也會看走眼,失心瘋買到「跌價觀葉」,這個時候只能安慰自己,「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

林璟鴻說,健康的機制應該是一到三成合理的價格波動,讓大部分種植觀葉植物的植物迷們,願意多花一點點錢買新品種,「就像星巴克的城市杯,讓大家有不斷收集購買的動力」。

更多「觀葉植物成新寵」相關新聞。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