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國難還債?中國砸更多貸款 助一帶一路參與國債務紓困

▲參與中國「一帶一路」倡儀的國家陸續爆發債務危機,研究指出中國過去十年斥資7.2兆元提供紓困。(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參與中國「一帶一路」倡儀的國家陸續爆發債務危機,研究指出中國過去十年斥資7.2兆元提供紓困。(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國際中心楊智傑/綜合報導

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倡議下,許多借款國無力償還而被迫以長期租借公共設施使用權方式償還,此外中國也提出用人民幣貸款提供緊急信貸作為紓困。近期一項研究指出,中國在2008年至2021年期間,斥資2400億美元(約新台幣7.2兆元)救助了22個發展中國家,代表著北京實際上已建立一套與國際貨幣基金(IMF)和其他西方機構並存的國際救助貸款新體系。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國自2013年起積極向發展中國家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外交部長秦剛與宏都拉斯外長雷伊納簽署《建交公報》時也表達歡迎加入。不過一項由世界銀行、美國哈佛甘迺迪政治學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美國威廉與瑪麗學院的計畫實驗室「援助數據」(AidData)及德國智庫「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Kiel Institute for The World Economy)等機構研究人員共同發布的報告提到,北京對這些一帶一路借款國的「緊急支持」過去數年來呈現大幅增加。

研究報告指出,過去十年中,中國通過發放新貸款、對舊貸款展期以及相關國家央行與中國央行達成貨幣互換協議等方式,向外國政府和央行提供了超過2300億美元(約新台幣7兆元)的緊急援助,其中1720億美元(約新台幣5.2兆元)是透過中國央行的互換額度,另外的600億美元(約新台幣1.8兆元)則是由中資銀行以援助貸款和貸款展期的方式提供。

報告續指,這2400億美元貸款中,大約有八成主要用於協助阿根廷、蒙古、巴基斯坦等中等收入國家,其餘借給開發中國家的經費則因基礎建設未能達到預期獲利而逐漸縮減;該研究報告強調,由於中國對這些陷入困境的借款國提供金額甚巨,加上援助規模往往不透明,這顯示中國實際上已經建立了一套能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或其他西方機構抗衡的國際救助貸款新系統。

《華爾街日報》分析指出,中國向這些借款國提供更多的貸款,雖免除他們暫時毋須進行經濟改革,但卻可能延長了國家的財務困境。分析提到,這些圍繞中國貸款的不透明條款也可能造成未來債務減免工作的複雜性,因為條款掩蓋了借款國真實的財政狀況。

《紐約時報》則認為,這類金融作法使借款各國與中國之間的關係更加密不可分,因為除了向中國購買商品及服務外,這些人民幣將無處可用。而習近平此前也在訪俄期間和俄羅斯總統蒲亭達成協議,要讓人民幣在雙邊貿易及商業往來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世銀前首席經濟學家、研究報告作者之一的萊因哈特(Carmen Reinhart)表示,北京的做法最終仍是試圖為了解救自家銀行,這也是他們涉足「國際救助貸款」這一高風險業務的主因。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