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事件發生當下,有學者懷疑是北韓激進分子的炸彈攻擊(當時尚未發生911事件) ,直到韓國官方委託檀國大學土木結構工程系教授鄭鑾(정란)調查,經查明過後才發現問題不在建築設計,而是在建造過程。
首爾在1988年成功申辦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後,首都圈地區開始大規模的開發熱潮,本地承建商為了能夠承接大量工程項目,只好縮短建造工期來應付大量需求。這棟三豐百貨的原始設計只有4層樓,但在三豐集團會長李鐏(이준)在施工到一半時要求更改藍圖為百貨公司大樓,不少承重柱被抽起以騰出空間來安裝手扶梯,並加建了第五層。
原先負責的鳥城建設公司得知後以安全為由拒絕繼續施工,李鐏則因此與之解約,並改由自己的建築公司三豐建築工業取而代之。在鄭鑾教授與韓國地檢署調查下,這才發現百貨內的結構與初始設計圖根本不一樣,不僅原本該有16根鋼筋來強化混凝土支柱,現場殘骸一看卻發現每根柱子只有8根鋼筋支撐,且柱子直徑也被縮減。
同時,在經營層面該百貨也並未按照原先預期的處理,例如百貨5樓本來是打算蓋成溜冰場,但三豐高層改變心意決定改開餐廳,所以為了配合韓國寒冷的天氣,因此將5樓地板加厚並在地下鋪設暖氣設備,同時增加了地板的重量;此外,整幢大樓的冷氣設備也被安裝在頂樓,當開放冷氣機滿水時,總重量會超過標準承重負荷4倍之多高達87公噸,加上移動設備時沒用起重機而是直接利用滑輪推拽,導致裂縫就在經年累月下愈來愈大,上述種種因素也導致建築物最終倒塌的命運。

三豐百貨的會長李鐏在事故後曾對外表示,「倒塌事故雖然對客人有所損失,但也代表我們公司的財產損壞」,將人命與公司財產損失掛上等號的說法展現毫無悔意的態度,再加上調查後被揭發曾多次買通官員非法改造建築物,以及公司不願放棄尖峰時段的盈利,最終才導致如此嚴重傷亡,民意憤怒之下強烈要求李鐏必須被咎責;然而,當時李鐏僅因刑事疏忽罪遭判處10年半有期徒刑,而後甚至減刑至7年,只是在2003年出獄的他也在同年病逝。
在進一步調查三豐集團後,當局也發現該集團涉及多起嚴重的貪污與詐騙,集團CEO、會長李鐏之子李漢生也因貪污和過失致死被判七年有期徒刑,另有21人被判有罪,包括12名市政府官員,此後韓國政府也對全國建築進行徹查,發現平均每7棟高層建築,就有1棟應該要重建,只有2%在安全的標準規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