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輕強投佐佐木朗希透過入札制度宣布挑戰美國職棒大聯盟,他今(18)日透過個人社群網站宣布確定加入道奇隊。然而,在這場爭奪戰中,圍繞國際球員的「25歲規則」引發了許多批評和爭議,前大聯盟日籍投手上原浩治撰文指出,日職應該針對「25歲規則」作出制度上的修改。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佐佐木朗希的「25歲規則」 影響中南美選手簽約

根據大聯盟「25歲規則」,未滿25歲或職業經歷未滿6年的國際選手只能與大聯盟球隊簽下小聯盟合約,這個規則導致一些球隊在競逐佐佐木的過程中,不得不撤銷或推延與其他中南美洲潛力新秀的簽約,以保留國際簽約金額度。

來自中南美洲的一些國家呼籲大聯盟應修改這一規則,認為像佐佐木這樣的日本頂尖選手不應被納入與中南美洲年輕選手相同的規範。

「25歲規則」 對日本棒球的影響

上原指出「25歲規則」原本設立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大聯盟球隊過度挖掘中南美洲年輕選手,從而實現球隊間的戰力平衡。然而,大谷翔平和佐佐木朗希這類日本頂尖選手也被納入規範,導致他們無法在與大聯盟球隊談判時獲得合理的評價和條件。

大谷翔平過去與洛杉磯天使隊簽約時,以及佐佐木朗希此次的談判,都受到規則限制,必須以低於其實際價值的條件簽約。

對日職球隊來說,這一規則也意味著球隊根據選手簽約金額,獲得的入札金大幅縮水,對於羅德而言,放手讓這位被譽為「令和怪物」的投手赴美,卻無法獲得應有的回報,無疑是一種損失。儘管佐佐木出於實現夢想的考量,選擇以年輕之姿挑戰大聯盟,但他的合約條件將不可避免地受到規則的制約。

全球對「25歲規則」的批評聲浪

「25歲規則」的影響並不僅限於日本,多篇報導指出,此規則已對中南美洲年輕選手的職業生涯產生負面影響,將日本頂級選手納入該規範,造成了大聯盟全球市場的不平衡,並將壓力擴散到其他地區。

上原浩治的建議:「檢討規則與制度」

上原對此表示,他一直主張「完全廢除入札制度」。他認為,入札制度的運行存在明顯的缺陷,雖然表面上是12支職棒球隊的規範是統一的,但實際操作卻各不相同,導致球隊與選手之間的權益不平衡。

上原指出,「佐佐木朗希是羅德經過在選秀會從4支球隊抽籤後才選中的日本棒球界瑰寶,即使他本人強烈希望挑戰大聯盟,羅德在僅僅5年後就決定放手,對許多球迷來說是難以接受的。」

他建議,日本棒球界應設立更明確的規範,例如將入札制度的年齡限制提高至「25歲以上」,或根據選手一軍出場數等條件統一規範,從而減少爭議。

球員權益與未來發展的平衡

對於年輕選手渴望早日挑戰大聯盟的心情,上原表示理解。他認為,可以考慮縮短獲得海外自由球員(FA)資格的年限,讓選手在更年輕的時期實現夢想。如果這些選手能在30多歲時回到日本職棒並延續職業生涯,這對日本棒球界和球迷來說都是正向的發展。

上原強調,「希望日本棒球界能對『25歲規則』展開積極討論,球迷的建設性意見對於改進制度也十分重要,應該共同努力,讓日本棒球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