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歲的黃老師因體重過重,膝蓋不堪負荷,加上長時間授課,行動愈來愈困難,甚至要枴杖支撐,雖試過多種瘦身方法,但效果不彰,想手術減重,但丈夫早年開刀後,長期苦於腸沾黏,使她對非藥物治療心生膽怯,後來聽朋友勸,嘗試內視鏡縮胃治療,結果不到半年已減掉1/4體重,且無後遺症,走動也恢復正常。
彰化基督教醫院國際減重暨形體美容中心主治醫師吳東龍說,根據衛福部統計,從2017至2020年,18歲以上過重及肥胖率已達50.3%,平均每2人中有一位體重控制不佳;此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20年全球肥胖年報中,台灣為東亞地區肥胖盛行率第一名,且台灣成人與兒童肥胖比率都在快速上升。
針對病態性肥胖(BMI達到或超過35,並因肥胖引起疾病),衛福部與不僅鼓勵民眾加強健康飲食與運動,也提供外科手術作為治療選擇,而在肥胖已造成身體嚴重負擔,但未達病態性肥胖者,也可藉由內視鏡縮胃術協助減重。
吳東龍指出,黃老師個性開朗,飲食比較隨性,沒有做飲食方面的控制,體重最高已達88公斤,又因長時間站立講課導,膝蓋負擔大,一度靠拐杖支撐,雖嘗試飲食、運動減重,但都遇到瓶頸;此外,黃老師的丈夫年輕時曾接受傳統腹部手術,長期飽受腸沾黏困擾,讓她對於手術格外謹慎。
後來透過朋友介紹,黃老師得知彰基提供內視鏡縮胃治療,經與吳東龍討論後決定一試,因其傷口小、恢復快,且無需切除胃部組織。
吳東龍指出,此治療透過內視鏡從胃內縫合,將胃縮小成管狀,沒有切除胃,仍達到類似袖狀胃切除手術的作用,也不影響營養吸收,提供患者既能減重又無後遺症的選擇。
彰基國際減重暨形體美容中心營養師邱珮筑則說,黃老師術後體重穩定下降,5個月內已減至68公斤,膝蓋負擔大幅減輕,抽血檢查的數據也有改善,原本服用的甲狀腺、高血壓藥物均都顯著減量,最近將過去衣物一批批送人,人生重拾自信與健康。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針對病態性肥胖(BMI達到或超過35,並因肥胖引起疾病),衛福部與不僅鼓勵民眾加強健康飲食與運動,也提供外科手術作為治療選擇,而在肥胖已造成身體嚴重負擔,但未達病態性肥胖者,也可藉由內視鏡縮胃術協助減重。
吳東龍指出,黃老師個性開朗,飲食比較隨性,沒有做飲食方面的控制,體重最高已達88公斤,又因長時間站立講課導,膝蓋負擔大,一度靠拐杖支撐,雖嘗試飲食、運動減重,但都遇到瓶頸;此外,黃老師的丈夫年輕時曾接受傳統腹部手術,長期飽受腸沾黏困擾,讓她對於手術格外謹慎。
後來透過朋友介紹,黃老師得知彰基提供內視鏡縮胃治療,經與吳東龍討論後決定一試,因其傷口小、恢復快,且無需切除胃部組織。
吳東龍指出,此治療透過內視鏡從胃內縫合,將胃縮小成管狀,沒有切除胃,仍達到類似袖狀胃切除手術的作用,也不影響營養吸收,提供患者既能減重又無後遺症的選擇。
彰基國際減重暨形體美容中心營養師邱珮筑則說,黃老師術後體重穩定下降,5個月內已減至68公斤,膝蓋負擔大幅減輕,抽血檢查的數據也有改善,原本服用的甲狀腺、高血壓藥物均都顯著減量,最近將過去衣物一批批送人,人生重拾自信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