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約60歲男性建商長期有潰瘍性結腸炎,最近工作忙碌,未按時服用藥物,導致病情復發,引起嚴重腹痛並解出大量血便,進急診後一度休克,經緊急止血等治療後住院,並於2週後康復返家;醫師說,潰瘍性結腸炎常見出血併發症, 若嚴重恐危及性命,病友絕對不能自行停藥。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蘇俞豪說,該患者在急診曾發生休克,血壓降至80以下,心跳則超過120,所幸經急診給予點滴及止血藥物,再由他給予藥物治療,包含大劑量抗發炎藥物、類固醇等,病人順利脫離險境,且在住院期間沒有開刀。
蘇俞豪指出,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慢性發炎性腸道疾病,主要影響結腸與直腸黏膜,常伴隨腹瀉、腹痛、血便等不適,而出血是最常見併發症,主因是黏膜潰瘍破裂,急性發作時若未控制,恐引起嚴重併發症如中毒性巨結腸、腸穿孔等,另長期使用類固醇或抗凝劑也可能增加出血風險。
針對此症特性,蘇俞豪說明,其好發於15~30歲,其次為50~70歲,若有家族病史,或長期食用高脂、高糖,發生機率更高;此外,在急性發作期時,應以低渣低纖維飲食為主,並適當補充水分、熱量及蛋白質,待病情穩定再適量增加膳食纖維,也可補充益生菌和適量的omega-3,平時則盡量避免加工食品或刺激性食物,搭配規律作息、減少壓力及藥物治療,才能有效減少發作。
蘇俞豪提醒,民眾若有以下狀況,均應立即就醫:
■大量鮮紅色血便,持續不止。
■嚴重腹痛、持續性嘔吐,無法進食或排氣。
■暈眩、心跳過快、低血壓、意識模糊。
■高燒 >38.5°C 伴隨腹痛。
此外,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在治療期間,則一定要遵從醫師指示用藥,切勿自行停藥,以防病情惡化,甚至威脅生命。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蘇俞豪指出,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慢性發炎性腸道疾病,主要影響結腸與直腸黏膜,常伴隨腹瀉、腹痛、血便等不適,而出血是最常見併發症,主因是黏膜潰瘍破裂,急性發作時若未控制,恐引起嚴重併發症如中毒性巨結腸、腸穿孔等,另長期使用類固醇或抗凝劑也可能增加出血風險。
針對此症特性,蘇俞豪說明,其好發於15~30歲,其次為50~70歲,若有家族病史,或長期食用高脂、高糖,發生機率更高;此外,在急性發作期時,應以低渣低纖維飲食為主,並適當補充水分、熱量及蛋白質,待病情穩定再適量增加膳食纖維,也可補充益生菌和適量的omega-3,平時則盡量避免加工食品或刺激性食物,搭配規律作息、減少壓力及藥物治療,才能有效減少發作。
蘇俞豪提醒,民眾若有以下狀況,均應立即就醫:
■大量鮮紅色血便,持續不止。
■嚴重腹痛、持續性嘔吐,無法進食或排氣。
■暈眩、心跳過快、低血壓、意識模糊。
■高燒 >38.5°C 伴隨腹痛。
此外,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在治療期間,則一定要遵從醫師指示用藥,切勿自行停藥,以防病情惡化,甚至威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