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宣布加碼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約3.3兆新台幣),消息引發市場關注之餘,英媒《金融時報》就指出台積電的投資有助於深化台美關係,且相較起烏克蘭總統上週與美國總統川普的談判時因「沒有籌碼」而談崩,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就具備戰略籌碼。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英媒《金融時報》報導提到,川普上週五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談時明確表示,烏克蘭在美國主導的和平談判中「沒有勝算」,並暫停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這一舉動讓許多台灣民眾擔心,若台海局勢緊張,川普是否也可能拋棄台灣,尤其在宣布台積電將加碼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後,外界也更加擔憂台積電持續擴大海外設廠,會導致在台投資力道縮減,台灣先進製程製造的重要性下降,台積電恐有變成「美積電」的疑慮。

報導指出,川普過去曾多次批評台灣「竊取」美國半導體產業,並享受美國的安全保護,宣稱要索取「保護費」,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台灣科技公司執行長就向《金融時報》表示,「誰知道川普與習近平談判後會發生什麼事?可能會說,『如果你(習近平)平衡我們的2950億美元貿易逆差,我們可以放棄台灣』」。

不過文內也指出,從白宮的這次與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會晤到表現與聲明來看,川普明確讚揚了台積電在美國的投資,魏哲家則多次表達對川普的感謝,這與川普對澤倫斯基的強硬態度形成鮮明對比。

報導也提到,台灣除了「半導體籌碼」外,華府也和台灣積極商討一項高達100億美元的軍購計畫,內容包括HIMARS多管火箭發射系統、指揮與控制設備,以及強化後備軍力的設備,我國計畫在今年內提交特別預算案,以加速軍備強化進程。

川普親自提名的五角大廈官員、美國國防政策專家科爾比(Elbridge Colby)在參議院聽證會上就指出,台灣的國防預算應大幅提高至GDP的10%,以應對中國軍力的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