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大腸癌為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2名,且多數病人確診時已是中、晚期,需採手術治療,所幸近年微創手術發展快速,特別是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研究證實已成功突破過往手術的多種限制,對於患者重生帶來莫大助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暨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魏柏立說,根據國外研究,達文西手術比傳統手術更適合用於處理直腸癌腫瘤特殊位置,以及肥胖等複雜案例,而另一研究則顯示,大腸癌若採此手術治療,術中轉為傳統手術的風險為5.72%,還低於微創腹腔鏡手術的11.89%。

此外,達文西手術不僅能提高腫瘤清除的完整性,並可有效保留肛門功能,減少術後感染及併發症風險,使病人得免長期依賴人工肛門,生活品質大幅改善。

針對此手術特性,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王偉解釋,在直腸癌手術中具有顯著的優勢,因為直腸位於骨盆深處,空間較狹小,腹腔鏡手術操作角度受限,而達文西機械手臂的靈活性更勝一籌,所以能精準切除腫瘤,並盡量保住肛門,同時保護周圍的神經和血管。 

另對於乙狀結腸、左側與右側結腸的切除, 達文西手術也可助醫師精確清除淋巴結,確保腫瘤切除範圍可達最佳,同時能有效減少出血風險。

魏柏立指出,達文西手術具有3D影像系統與高倍率放大鏡,可將手術區域的視野放大10倍, 有效協助醫師準確判斷病灶位置,且與傳統手術相比,此手術只需在病人身上開3~6個直徑約1公分的傷口,大幅減輕創傷和術後疼痛,出血量也較低,感染風險也明顯較小,病人住院天數可縮短至3日,更能及早回歸正常生活及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3年起,達文西手術多個項目納入健保給付,包含大腸癌相關手術,估計每年將有超過8400人次受益,也提供病人更佳的治療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