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上月28日發生強震,就連鄰國中國、泰國也感受到強烈震感,軍政府不僅宣布多地進入緊急狀態,更罕見向國際求援,如今中國已出大把人力、物資與金錢緊急援助。對於北京當局為何如此急切全力支援,不少分析認為就指出,這與緬甸是中國稀土的主要進口國,一年總量約佔進口的60%有關。
緬甸強震過後,中國政府也宣布捐款1億元人民幣(約4.5億元新台幣)緊急援助並且派隊進入當地救災,但不少分析指出,中國官方將「礦產外交」作為其外交政策的核心之一,如今中國在全球稀土供應領域的主導地位很大一部分仰賴與緬甸當局的合作。
《路透社》指出,緬甸內戰持續四年,反軍政府的克欽獨立軍(KIA)去年10月奪取緬北帕瓦(Panwa)和奇布(Chipwe)的主要稀土礦區,導致全球約一半的重稀土供應受影響,價格波動加劇。
自2010年代以來,中國礦商因環保法規限制,轉向緬甸進口稀土。KIA企圖利用稀土資源向中國施壓,以換取北京承認其對邊境地區的控制權,並對礦商課徵重稅,使當地開採陷入停滯。
報導指出,2024年中國稀土進口總量約7.73萬噸,較去年下降30%,其中自緬甸進口約4.4萬噸,占比57%。中國高度依賴緬甸稀土供應,若與KIA的僵局持續,可能衝擊國內稀土加工與高科技產業供應鏈。
《每日經濟新聞》同樣提到,過去十數年來緬甸的稀土產量一路飆升,僅次於中國和美國,已躋身全球第三位,而且中國自緬甸進口的稀土,特別是資源較為稀缺、應用更加廣泛的中重稀土,在2024年體量達到3.2萬噸,是中國境內重稀土礦配額的1.6倍,對中國各產業中重稀土礦的供給尤其重要。
強震過後外界普遍預測,緬甸稀土礦出口能力短期難以恢復,與此同時中國還得面對區域競爭對手印度的挑戰,去年底印度政府已經派遣國營稀土公司官員前往克欽進行考察,並與KIA代表舉行線上會議,討論合作可能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路透社》指出,緬甸內戰持續四年,反軍政府的克欽獨立軍(KIA)去年10月奪取緬北帕瓦(Panwa)和奇布(Chipwe)的主要稀土礦區,導致全球約一半的重稀土供應受影響,價格波動加劇。
自2010年代以來,中國礦商因環保法規限制,轉向緬甸進口稀土。KIA企圖利用稀土資源向中國施壓,以換取北京承認其對邊境地區的控制權,並對礦商課徵重稅,使當地開採陷入停滯。
報導指出,2024年中國稀土進口總量約7.73萬噸,較去年下降30%,其中自緬甸進口約4.4萬噸,占比57%。中國高度依賴緬甸稀土供應,若與KIA的僵局持續,可能衝擊國內稀土加工與高科技產業供應鏈。
《每日經濟新聞》同樣提到,過去十數年來緬甸的稀土產量一路飆升,僅次於中國和美國,已躋身全球第三位,而且中國自緬甸進口的稀土,特別是資源較為稀缺、應用更加廣泛的中重稀土,在2024年體量達到3.2萬噸,是中國境內重稀土礦配額的1.6倍,對中國各產業中重稀土礦的供給尤其重要。
強震過後外界普遍預測,緬甸稀土礦出口能力短期難以恢復,與此同時中國還得面對區域競爭對手印度的挑戰,去年底印度政府已經派遣國營稀土公司官員前往克欽進行考察,並與KIA代表舉行線上會議,討論合作可能性。
更多「緬甸7.7強震」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