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統尹錫悅2024年12月緊急發動戒嚴,並派軍警闖入國會,試圖逮捕重要政治人物,引發政治動亂,因此遭到國會彈劾。韓國憲法法院於當地時間4月4日早上11點(台灣時間4日早上10點)宣布裁決,8名法官一致通過尹錫悅彈劾案,確認將尹錫悅罷免下台。彈劾案立即生效,尹錫悅喪失總統職務。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於11點22分宣讀彈劾審判結果,表示「罷免尹錫悅總統。」罷免立即生效,自生效起,尹錫悅即刻喪失職務。

憲法法院指出,尹錫悅動用軍警破壞國會等憲法機關,並侵害國民基本人權,違背了守護憲法的義務。「透過罷免尹錫悅所能獲得的憲法守護利益,遠遠超過罷免所帶來的國家損失。」

憲法法院當天上午11時在大審判庭舉行尹總統彈劾審判的宣判程序,全體法官一致通過國會的彈劾案。沒有任何法官表達反對意見,僅有部分裁判官對細節爭點另附個別意見。

憲法法院認為,儘管去年12月3日當時並非處於國家緊急狀態,尹錫悅仍違反憲法規定,非法宣布戒嚴。

針對尹錫悅辯稱「這是警示性、呼籲性質的戒嚴」,憲法法院則表示,「這並非戒嚴法所定之目的,無法接受被申請人的主張。」

法院也認定,尹總統曾試圖強行驅離聚集在國會的議員,干擾解除戒嚴的表決,並涉嫌指示國軍防諜司令部逮捕主要政治人物、司法界人士等,這些都構成彈劾理由。

在彈劾審理過程中,尹錫悅方面極力質疑其可信度的證人、前國情院第一次長洪章元與前陸軍特戰司令郭鍾根的證詞,最終也被法院認定為事實。

至於外界爭議的「撤回內亂罪名」問題,憲法法院認為這並不構成彈劾理由的變更,國會的彈劾程序在法律上是正當的。

隨著彈劾案通過,尹錫悅成為繼2017年3月朴槿惠以後,韓國憲政史上第2位遭到罷免的總統。依據韓國憲法,韓國將於60天內提前舉行總統選舉。外界研判有可能在6月3日進行大選。


更多「尹錫悅被捕」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