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4月28日起,邁阿密馬林魚將作客道奇球場,一連進行3場比賽。這支團隊薪資僅6910萬美元的球隊,將面對4.765億美元的洛杉磯道奇隊,多達4.065億美元的差距,寫下近代職業運動史上的最大差距。
然而兩隊之間的差距並不僅止於此。4月27日,道奇在主場以9比2擊敗海盜, 吸引49512名觀眾進場,這竟是道奇球場本季15場例行賽中,唯一未破5萬名觀眾的場次。而馬林魚主場至今16場比賽中,有多達8場觀眾人數僅4位數,像是4月21-23日對紅人隊的3連戰中,分別只有7646、7996和6575名觀眾進場,這樣的程度可能還輸統一獅在台南球場的人數,當時在現場的媒體和觀眾中還有不少人覺得,現場的紅人球迷還要比馬林魚球迷要多。
這現象反映了整個世界職業運動中一個不可忽視的現實,也就是所謂的「貧富差距」。有的球隊是無論砸多少錢都要組成能夠奪冠的陣容,但卻有更多的球隊是能省則省。
道奇在開幕戰當天的團隊總薪資是3.259億美元,再加上1.507億美元的競爭平衡稅,本季的總支出將來到4.765億美元,這造成了今年他們在場上面對「廉價」對手的機率大大增加。

▲在迎接馬林魚之前,造訪道奇球場的匹茲堡海盜總薪資為9140萬美元,道奇預定8月在洋基春訓基地George M. Steinbrenner球場出賽,以此地做為臨時主場的坦帕灣光芒隊球員總值為8190萬美元。(圖/帕菲克國際運動行銷 提供) 在迎接馬林魚之前,造訪道奇球場的匹茲堡海盜總薪資為9140萬美元,道奇預定8月在洋基春訓基地George M. Steinbrenner球場出賽,以此地做為臨時主場的坦帕灣光芒隊球員總值為8190萬美元。春訓與道奇共同場地的芝加哥白襪隊為8500萬美元,道奇下個月即將交手的運動家隊只有7640萬美元。
馬林魚、海盜、光芒、白襪和運動家5隊的總薪資加起來,竟比道奇全季總支出要少了超過7000萬美元。
花多少錢對於季後賽的成就,影響力絕對是明顯的。在過去6年中,有5年由薪資排名前10的球隊奪冠,前一支由薪資排名後10名贏得世界大賽冠軍的球隊,則是2003年的馬林魚。
過去人們常批評以天價建構球隊的老闆們違反公平性、邪惡等等,但隨著全球化更加簡便的時代變遷,在職業運動這種高度商業運作中,錢滾錢、利滾利的效應越來越明顯,不肯花錢的老闆、錢不夠多的老闆遭受更多的批評,大聯盟球員工會的立場也益加遍向於想辦法讓球隊願意花更多錢。

▲馬林魚陣中身價最高的是2021年底簽下5年5500萬美元延成合約、今年年薪1730萬美元的2022年國聯賽揚獎得主Sandy Alcantara。(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以道奇隊來說,去年網羅大谷翔平的效果就不僅是能夠拿下世界大賽冠軍,甚至其龐大的商業利益也不只是道奇受益。不久前,道奇在日本成立了一個付費的粉絲俱樂部,相關收益被視為國際收入,將分攤給所有30支大聯盟球隊。道奇也為美國棒球運動的收入做出最大貢獻,馬林魚預計將從今年的收入分成中拿下超過7000萬美元,這已經超過他們的團隊薪資。
道奇與大谷翔平所造成的效益是當下最為人所知的,但是像是擁有棒球史上最最大品牌影響力的紐約洋基隊,以及有著213億美元淨資產老闆Steve Cohen的紐約大約會,其所營造出龐大商業產值,對整個環境來說同樣有著極大的幫助。
馬林魚陣中身價最高的是2021年底簽下5年5500萬美元延成合約、今年年薪1730萬美元的2022年國聯賽揚獎得主Sandy Alcantara,一旦球隊在季中將他交易出去,團隊薪資將再一次減少4分之1。
不只如此,在休賽季中,馬林魚只完成一項7位數字的球員合約,以450萬美元簽下投手Cal Quantrill,球季開始的時候,40人名單中只有4人擁有超過3年的大聯盟的年資。
這樣怎麼讓球迷掏錢買票?怎麼讓廠商願意合作埋單?
面對諸多疑問與批評,馬林魚老闆Bruce Sherman做出反駁,強調他們的作法是「打造一支能夠為我們球迷帶來可持續發展並且有競爭力的球隊」,並舉出近期的支出實例,包括翻新球員的重訓室、翻新大聯盟綜合設施,以及在多明尼加投資1500萬美元的新設施等等。
但無論如何,拉近薪資差距似乎已經是北美職業運動的趨勢,NBA與美式足球NFL已經開始有動作了,大聯盟雖然尚未開始進行相關議題,但主席Rob Manfred日前曾提到這是目前最擔心的問題,未來的薪資帽(salary cap)會議勢必會有不同的發展。

▲NOWnews運動中心特約作家謝岱穎。(圖/NOWnews社群中心製圖)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現象反映了整個世界職業運動中一個不可忽視的現實,也就是所謂的「貧富差距」。有的球隊是無論砸多少錢都要組成能夠奪冠的陣容,但卻有更多的球隊是能省則省。
道奇在開幕戰當天的團隊總薪資是3.259億美元,再加上1.507億美元的競爭平衡稅,本季的總支出將來到4.765億美元,這造成了今年他們在場上面對「廉價」對手的機率大大增加。

馬林魚、海盜、光芒、白襪和運動家5隊的總薪資加起來,竟比道奇全季總支出要少了超過7000萬美元。
花多少錢對於季後賽的成就,影響力絕對是明顯的。在過去6年中,有5年由薪資排名前10的球隊奪冠,前一支由薪資排名後10名贏得世界大賽冠軍的球隊,則是2003年的馬林魚。
過去人們常批評以天價建構球隊的老闆們違反公平性、邪惡等等,但隨著全球化更加簡便的時代變遷,在職業運動這種高度商業運作中,錢滾錢、利滾利的效應越來越明顯,不肯花錢的老闆、錢不夠多的老闆遭受更多的批評,大聯盟球員工會的立場也益加遍向於想辦法讓球隊願意花更多錢。

道奇與大谷翔平所造成的效益是當下最為人所知的,但是像是擁有棒球史上最最大品牌影響力的紐約洋基隊,以及有著213億美元淨資產老闆Steve Cohen的紐約大約會,其所營造出龐大商業產值,對整個環境來說同樣有著極大的幫助。
馬林魚陣中身價最高的是2021年底簽下5年5500萬美元延成合約、今年年薪1730萬美元的2022年國聯賽揚獎得主Sandy Alcantara,一旦球隊在季中將他交易出去,團隊薪資將再一次減少4分之1。
不只如此,在休賽季中,馬林魚只完成一項7位數字的球員合約,以450萬美元簽下投手Cal Quantrill,球季開始的時候,40人名單中只有4人擁有超過3年的大聯盟的年資。
這樣怎麼讓球迷掏錢買票?怎麼讓廠商願意合作埋單?
面對諸多疑問與批評,馬林魚老闆Bruce Sherman做出反駁,強調他們的作法是「打造一支能夠為我們球迷帶來可持續發展並且有競爭力的球隊」,並舉出近期的支出實例,包括翻新球員的重訓室、翻新大聯盟綜合設施,以及在多明尼加投資1500萬美元的新設施等等。
但無論如何,拉近薪資差距似乎已經是北美職業運動的趨勢,NBA與美式足球NFL已經開始有動作了,大聯盟雖然尚未開始進行相關議題,但主席Rob Manfred日前曾提到這是目前最擔心的問題,未來的薪資帽(salary cap)會議勢必會有不同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