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30日,王建民首次踏上大聯盟投手丘,身披紐約洋基條紋的他在日後迅速成為紐約的希望。以壓倒性的伸卡球為主武器,他在2006年差點拿下賽揚獎(第二名),連兩季取得19勝,是當時洋基最穩定的先發之一。
王建民跑壘毀生涯 球迷好惋惜
但一切在2008年6月的休士頓意外結束。他因聯盟當時「國聯主場無指定打擊(DH)」的制度,跑壘時扭傷足底肌膜與Lisfranc韌帶,導致傷勢反覆無法痊癒。當時洋基球迷最常說的話就是:「如果不是那次跑壘,王建民可以成為冠軍隊的英雄。」
而球迷在網路的討論也讓人懷念、也令人惋惜。王建民的生涯就像是一部悲劇式的巔峰與墜落教科書:兩度19勝的王牌、聯盟最致命的伸卡球,卻因一次在休士頓跑壘時的意外而徹底改變人生。

▲王建民2008年6月對休士頓太空人的比賽,跑壘時扭傷足底肌膜與Lisfranc韌帶,導致傷勢反覆無法痊癒。。(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以下是美國知名論壇Reddit留言中幾個核心觀點與情緒的整理與補充: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一切在2008年6月的休士頓意外結束。他因聯盟當時「國聯主場無指定打擊(DH)」的制度,跑壘時扭傷足底肌膜與Lisfranc韌帶,導致傷勢反覆無法痊癒。當時洋基球迷最常說的話就是:「如果不是那次跑壘,王建民可以成為冠軍隊的英雄。」
而球迷在網路的討論也讓人懷念、也令人惋惜。王建民的生涯就像是一部悲劇式的巔峰與墜落教科書:兩度19勝的王牌、聯盟最致命的伸卡球,卻因一次在休士頓跑壘時的意外而徹底改變人生。

- 王牌實至名歸:不少人強調他當時是「真正的王牌」,不只是No.2,甚至是當時洋基唯一的王牌。
- 無法參與2009年奪冠是遺憾:雖然他拿到戒指,但沒有參與季後賽。若當時健康,他會是2009年球隊的重要戰力。
- 與Mussina的搭檔令人懷念:Moose(Mike Mussina)與王建民是2005–2008年洋基的主力投手,兩人都沒能親自參與冠軍之旅。
- 「Late Life」紀錄片:多位留言提到 Netflix 的紀錄片《Late Life》,講述王建民努力復出的歷程,展現他對棒球的熱愛與不屈。
- 那顆伸卡球:他以90英哩以上的高速伸卡球讓無數打者打成雙殺,是那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地球球投手」。
- 今天的環境未必適合他:留言也提到,現代棒球重視三振率,像王這種以滾地球為主的投手在今天可能不會獲得同樣的重視。
「王的生涯被NL沒有DH毀了。他是我們最早痛恨太空人的理由。」王建民的故事提醒我們,運動生涯的變數之大,有時只在一瞬間。但他的奮鬥精神與對夢想的執著,卻長存在球迷的心中。2025年4月30日是他的大聯盟初登板20週年,致敬我們曾擁有過的台灣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