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已故藝術家石田徹也的《運輸帶上的男人》在香港邦瀚斯2024年秋拍時,拍出超過千萬港幣高價,寫下個人拍賣新紀錄,讓這位只活到31歲的藝術家,再次成為藝術圈熱議焦點。這次登上拍賣場主角位置的,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空置大廈內的經理座位》,預估價格落在500萬至800萬港幣之間,將於5月25日現身香港邦瀚斯「現代與當代藝術」專場。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乍看這幅畫,有點像日常職場的場景,一位上班族坐在椅子上,身體筆挺,臉色平淡。但再看下去,就會發現不對勁,他跟椅子根本長在一起,彷彿連骨頭都跟鋼架黏合了。表情也不是專注或疲累,而是一種難以形容的「空白」,像是靈魂早就退房,只剩一副肉體在機械地坐著。

這種「人即辦公室家具」的視覺衝擊,正是石田徹也拿手的超現實風格。他的畫作裡,常出現變形的身體、詭異的空間、不合常理的構圖,但說的其實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現代人生,被制度磨平棱角的自我,還有職場裡無聲無息卻無處不在的孤獨感。

石田徹也的創作生涯非常短暫,卻強烈鮮明。他只留下約200多件作品,每一件都像是畫在社會神經上的刺。這幅《空置大廈內的經理座位》,像是在說職位再高也不代表自由,辦公桌後的權力,有時只是更孤單的囚籠,樓層越高,人越渺小。

近年來,台灣觀眾對石田徹也的興趣也愈來愈高。或許是因為,他畫的不是日本,而是整個亞洲社會都熟悉的那種職場壓力與無力感。那種「你也覺得自己變成椅子了嗎」的荒謬感,讓不少人一眼就懂。

從《運輸帶上的男人》到《空置大廈內的經理座位》,石田徹也用畫筆寫下了屬於上班族的寓言。他不吶喊、不批判,而是讓那一張張麻木的臉、一具具變形的身體,默默說出我們不太敢說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