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連假從明(30)日展開,並持續到週日(6/1)結束,端午節吃粽子是長久以來的傳統習俗,雖然在台灣有分為「南部粽」和「北部粽」,但營養師提醒,無論南北,1顆粽子熱量大約落在300至500卡,是妥妥的熱量炸彈,一般人甚至要跑步10公里才能消耗,端午節連假食用務必要適量。
端午節連假別太嗨 一餐一顆粽子是極限
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說明,一顆粽子熱量大概在300至500卡,若透過種類來細分,常見的「南部粽」和「北部粽」一顆都是500卡、「素粽」450卡、「豆沙鹼粽」380卡、「水晶粽」160卡,若和日常飲食對照,一個雞腿便當大約600卡,「怕胖的人記得一餐一顆粽子就好。」

▲端午節無論是「南部粽」還是「北部粽」,兩者一顆熱量都差不多,外型大小才是重點。(圖/記者葉盛耀攝) 南北粽熱量沒差多少 聰明吃才是關鍵
李婉萍指出,南部粽料理方式為「煮」,北部粽大多用「炒」的,常理下會認為南部粽對身體負擔較小,但事實上,南部粽熱量沒有比北部粽低,因為「餡料都會額外加油炒」,比起分南北,粽子的「重量」反而才是關鍵。
營養師周佑庭也提醒,粽子建議挑選「外型較小顆」或「五穀粽」,搭配高纖蔬菜攝取, 並在餐後多補充水分、散步促進消化,並採用健康的進食順序「蔬菜、蛋白質、主食」,更有助延緩醣類吸收、 穩定餐後血糖等各項身體機能。

▲營養師建議,端午節期間一餐吃一顆粽子是極限,食用時也要搭配健康的進食順序。(圖/記者鍾怡婷攝) 吃粽子也會傷牙齒!2餡料最要小心
吃太多粽子也可能傷害牙齒,牙醫師陳翰韋提醒,包粽子用的糯米 ,烹煮後雖然飽含粽葉的香氣,但糯米「黏性高」 ,沾黏在牙齒上不好清潔,如果本身口腔狀況不太好,更容易造成牙痛、牙齦發炎,甚至成為牙周病的催化劑。
此外,粽子內餡如菜脯、香菇梗等較硬的食材,在「齒質結構脆弱」、「咬合不當」的情況下,突然咬到硬物,牙齒就有意外「斷頭」的風險,提醒民眾,粽子咬下每一口時,不要突然用力,要緩慢地嚼,確定口中沒有太硬的食材再咀嚼,粽子的烹煮方式也需要確認糯米都熟透了才吃。

▲粽子容易沾黏牙齒不好清潔,較硬的食材也可能傷害牙齒健康(圖/記者鍾怡婷攝)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說明,一顆粽子熱量大概在300至500卡,若透過種類來細分,常見的「南部粽」和「北部粽」一顆都是500卡、「素粽」450卡、「豆沙鹼粽」380卡、「水晶粽」160卡,若和日常飲食對照,一個雞腿便當大約600卡,「怕胖的人記得一餐一顆粽子就好。」

李婉萍指出,南部粽料理方式為「煮」,北部粽大多用「炒」的,常理下會認為南部粽對身體負擔較小,但事實上,南部粽熱量沒有比北部粽低,因為「餡料都會額外加油炒」,比起分南北,粽子的「重量」反而才是關鍵。
營養師周佑庭也提醒,粽子建議挑選「外型較小顆」或「五穀粽」,搭配高纖蔬菜攝取,

吃太多粽子也可能傷害牙齒,牙醫師陳翰韋提醒,包粽子用的糯米 ,烹煮後雖然飽含粽葉的香氣,但糯米「黏性高」 ,沾黏在牙齒上不好清潔,如果本身口腔狀況不太好,更容易造成牙痛、牙齦發炎,甚至成為牙周病的催化劑。
此外,粽子內餡如菜脯、香菇梗等較硬的食材,在「齒質結構脆弱」、「咬合不當」的情況下,突然咬到硬物,牙齒就有意外「斷頭」的風險,提醒民眾,粽子咬下每一口時,不要突然用力,要緩慢地嚼,確定口中沒有太硬的食材再咀嚼,粽子的烹煮方式也需要確認糯米都熟透了才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