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顆颱風「蝴蝶」仍有機會在未來幾天生成,不過今(8)日最新預測顯示,南海的系統「結構偏大、整合不易」,因此變數很多,不過天氣風險風險公司分析師歐宗學表示,由於它水氣相當豐沛,外圍環流還是會替台灣帶來較大量的降雨。
蝴蝶颱風會生成嗎?專家解釋現況
歐宗學指出,南海至菲律賓一帶的季風低壓槽中,有熱帶擾動發展趨勢,低壓中心在南海發展機會提高,路徑北上後,朝向中國華南移動機率高,對台灣的直接威脅程度會降低,但外圍環流帶來影響,中南部、花東在週四(6/12)以後天氣都不理想,有持續性陣雨機會,其它地區則仍以午後雷陣雨為主。

▲由於熱帶擾動系統結構偏大、整合不易,蝴蝶颱風是否生成仍是未知數。(圖/天氣風險 WeatherRisk 臉書) 歐宗學也說明,由於未來這個低壓發展的結構偏大、整合不易,也許遲遲都不會發展為蝴蝶颱風,但它挾帶的水氣相當豐沛,現階段還無法確定後續發展的區域,因此北上的角度及位置也會有很大差異,離台灣近一點、遠一點,都可能改變對各地帶來的影響,預估未來這幾天才會逐漸明朗,提醒民眾仍然要持續追蹤天氣預報。
先防大雷雨 北部、東半部午後天氣很不穩
歐宗學表示,今天中南部、東半部上午晴時多雲為主,北部多雲時晴,午後各地山區、大台北、東半部仍有對流雲系帶來局部短暫陣雨、大雷雨,提醒民眾,聽到雷聲就要盡快進入室內躲避,尤其在山區稜線或溪谷河床活動時,更要提高警覺注意天色變化狀況。

▲颱風影響台灣之前,午後雷陣雨的情況依舊明顯,尤其大台北地區雨勢非常有感。(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午後雷陣雨下不完 雨區又擴大
歐宗學提及,明(9)日太平洋高壓勢力稍微增強,台灣附近風向轉為東南至偏南風,迎風面東南部有局部短暫陣雨,其它地區上午普遍多雲到晴,午後還是有雷陣雨,降雨熱區往西半部偏移,預估各地山區、西半部平地都有機陣雨或短暫雷雨,尤其是大台北依舊容易受到影響。
週二(6/10)仍是類似天氣型態,但迎風面水氣較多,東南部全天都有短暫陣雨機會,其它地區依然維持午後雷陣雨天氣,但降雨熱區有往山區附近縮減的趨勢,部分近山平地還是可能受到影響,週三(6/11)過後就要留意熱帶擾動或颱風的影響。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歐宗學指出,南海至菲律賓一帶的季風低壓槽中,有熱帶擾動發展趨勢,低壓中心在南海發展機會提高,路徑北上後,朝向中國華南移動機率高,對台灣的直接威脅程度會降低,但外圍環流帶來影響,中南部、花東在週四(6/12)以後天氣都不理想,有持續性陣雨機會,其它地區則仍以午後雷陣雨為主。

先防大雷雨 北部、東半部午後天氣很不穩
歐宗學表示,今天中南部、東半部上午晴時多雲為主,北部多雲時晴,午後各地山區、大台北、東半部仍有對流雲系帶來局部短暫陣雨、大雷雨,提醒民眾,聽到雷聲就要盡快進入室內躲避,尤其在山區稜線或溪谷河床活動時,更要提高警覺注意天色變化狀況。

歐宗學提及,明(9)日太平洋高壓勢力稍微增強,台灣附近風向轉為東南至偏南風,迎風面東南部有局部短暫陣雨,其它地區上午普遍多雲到晴,午後還是有雷陣雨,降雨熱區往西半部偏移,預估各地山區、西半部平地都有機陣雨或短暫雷雨,尤其是大台北依舊容易受到影響。
週二(6/10)仍是類似天氣型態,但迎風面水氣較多,東南部全天都有短暫陣雨機會,其它地區依然維持午後雷陣雨天氣,但降雨熱區有往山區附近縮減的趨勢,部分近山平地還是可能受到影響,週三(6/11)過後就要留意熱帶擾動或颱風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