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歲張女士左眼視線扭曲、視力模糊長達1年,生活大受影響,雖3度接受手術,症狀仍未改善,2024年底輾轉得知花蓮慈濟醫院的創新「羊膜移植合併血小板血漿(PRP)」療法,日前從高雄前往就醫,發現黃斑部罕見有2處裂孔,且破洞不小,所幸新療法效果顯著,已成功重拾清晰視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花蓮慈濟醫院眼科部視網膜科主任何明山指出,張女士罹患的是極為罕見的「單眼雙裂孔型黃斑部裂孔」,2處裂孔分別達915、939微米,屬大型破洞,而傳統手術多以玻璃體切除搭配內界膜移除、氣體填塞進行修補,對於重複手術後仍未癒合的個案效果有限,尤其是裂孔尺寸過大的個案,或病情反覆發作的情形,挑戰性更大。

▲張女士左眼同時有2處大型黃斑部裂孔,分別為915、939微米,屬於少見的雙裂孔個案。(圖/花蓮慈院提供)
▲張女士左眼同時有2處大型黃斑部裂孔,分別為915、939微米,屬於少見的雙裂孔個案。(圖/花蓮慈院提供)
何明山表示,團隊採取雙重創新療法,先以羊膜片覆蓋裂孔,以促進機械性修補,再配合注射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激發組織自我修復能力,提升癒合機率,手術並同步處理白內障問題;術後追蹤顯示,2處裂孔終於成功閉合,視力也逐步改善。張女士開心說,現在她不但能穩定閱讀,出門也沒有罣礙,總算擺脫長期視覺困擾。

何明山談到,行醫多年來,首次遇到同眼雙裂孔,治療充滿挑戰,所幸團隊努力有正面成果;他強調,黃斑部裂孔初期常出現直線扭曲、模糊感等視覺異常,卻因沒有疼痛而被輕忽,呼籲民眾若出現視覺異狀應及早就醫,早期診斷和介入更有助保留視力,尤其年長者、曾接受眼部手術或罹患高度近視者,更需提高警覺。

目前花蓮慈濟眼科已成功完成2例以羊膜與血小板血漿並行治療的大型黃斑部裂孔個案,顯示此療法在困難病例中具有潛力,期許未來持續優化技術,嘉惠更多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