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號颱風發展出現許多變數,中央氣象署預報員林定宜表示,菲律賓東方、南海都有熱帶擾動發展,兩者雲系都在發展整合,需要更長的發育時間,最快也要週二或週三(6/10至6/11)才有機會,天氣風險公司資深顧問吳聖宇則提醒,後續就算路徑不直接影響台灣,也將帶來顯著降雨。
先別管颱風生不生成?午後雷陣雨非常兇
林定宜指出,今(8)日午後北部、東半部有局部大雨,明(9)日吹偏南風,西半部及東半部山區全天有不定時短暫陣雨或雷雨,中南部有局部大雨。週二、週三午後山區有雨。週四(6/12)過後受到可能生成的颱風影響,水氣增多,全台降雨機率提高,但仍有不確定性。

▲颱風生成前,午後雷陣雨依舊旺盛,今日午後北部、東半部有局部大雨。(圖/中央氣象署) 颱風生成遇到瓶頸 可能換地方發展
吳聖宇提及,南海、菲律賓的雲層發展有逐漸有長起來,但還沒有明確的組織性,目前南海中部到菲律賓呂宋島附近是「季風低壓槽」,呈現東西狹長狀,隱約有環流中心在呂宋島東邊近海,但大部分的雲層落在呂宋島以西。
根據過去經驗,環流中心有很大機會跑到南海上空發展,若成長為熱帶低壓或輕度颱風,路徑往廣東沿岸靠近的機會就大幅度提高,今天到明天整個低壓環流組織的變化相當關鍵,值得密切注意。

▲南海、菲律賓的雲層發展有逐漸有長起來,但還沒有明確的組織性,颱風最快週二才有機會生成。(圖/天氣職人-吳聖宇臉書) 颱風最快週二生成 不來也會下大雨
吳聖宇說明,由於環流大,系統發展速度不快,「真的要形成熱帶低壓或是颱風大概要等到週二或週三才有機會」,如果路徑不往台灣,雖然沒有直接的威脅,但外圍的西南季風強風軸高機會來到台灣附近,是否為迎風面地區帶來顯著降雨需要持續留意。
林定宜也強調,目前南海附近的「海水熱含量、溫度、垂直風切」都還算適合熱帶擾動發展,不過整體結構還是鬆散,是否能形成今年首颱蝴蝶?「週二之前機率不高,週二之後再進一步觀察」,但能確定的是,週四至下週末水氣一定會增加,天氣將更加不穩定。

▲未來一週降雨依舊偏多,週四至下週末水氣增加,天氣更加不穩定。(圖/中央氣象署)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定宜指出,今(8)日午後北部、東半部有局部大雨,明(9)日吹偏南風,西半部及東半部山區全天有不定時短暫陣雨或雷雨,中南部有局部大雨。週二、週三午後山區有雨。週四(6/12)過後受到可能生成的颱風影響,水氣增多,全台降雨機率提高,但仍有不確定性。

吳聖宇提及,南海、菲律賓的雲層發展有逐漸有長起來,但還沒有明確的組織性,目前南海中部到菲律賓呂宋島附近是「季風低壓槽」,呈現東西狹長狀,隱約有環流中心在呂宋島東邊近海,但大部分的雲層落在呂宋島以西。
根據過去經驗,環流中心有很大機會跑到南海上空發展,若成長為熱帶低壓或輕度颱風,路徑往廣東沿岸靠近的機會就大幅度提高,今天到明天整個低壓環流組織的變化相當關鍵,值得密切注意。

吳聖宇說明,由於環流大,系統發展速度不快,「真的要形成熱帶低壓或是颱風大概要等到週二或週三才有機會」,如果路徑不往台灣,雖然沒有直接的威脅,但外圍的西南季風強風軸高機會來到台灣附近,是否為迎風面地區帶來顯著降雨需要持續留意。
林定宜也強調,目前南海附近的「海水熱含量、溫度、垂直風切」都還算適合熱帶擾動發展,不過整體結構還是鬆散,是否能形成今年首颱蝴蝶?「週二之前機率不高,週二之後再進一步觀察」,但能確定的是,週四至下週末水氣一定會增加,天氣將更加不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