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房子的人準備領錢了!為了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經濟部推出「家戶屋頂太陽能補助計畫」,屋頂面積1000平方公尺(約300坪)以下的私有建築物,每千瓦(kW,瓩)可獲補助3,000元,單案最高30萬元,可疊加各縣市政府補助,還能將電回賣給台電,每年再賺好幾萬被動收入。據悉,台北大安區的信義新城社區靠屋頂光電年收百萬元。這項太陽能補助計畫執行期間為2025年到2028年,預估12萬戶受惠。
行政院指出,推動太陽光電是我國能源轉型的重點之一, 其中屋頂型太陽光電可廣泛結合設置於農業、工業、公有及民間屋頂,目前已完成 8.6GW,然而全台灣屋頂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下(302.5坪)的私有建築物設置比例只占了1成,極具推動潛力。
「家戶屋頂設置太陽光電加速計畫」(2025到2028)4年共將新增1.2GW屋頂型光電設置量,增加年發電量15億度電、帶動產業投資約720億元、推廣擴散12萬戶設置光電。

▲家戶屋頂設置太陽光電加速計畫4年共將新增1.2GW屋頂型光電設置量,增加年發電量15億度電 。(圖/行政院提供) 屋頂蓋太陽能板要多大空間?拿多少補助?
根據豪科能源資料顯示,2片500W的太陽能板能產生1千瓦(kW)的電,而每片太陽能板面積為2.16平方公尺(1.907mx1.133m),因此1千瓦太陽能板總面積約4.32平方公尺,約1.3坪。估算1 千瓦(kW)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約需要 1.5 坪屋頂空間。
也就是說,20坪大的屋頂裝太陽能板,約可產生13.33千瓦的電,約能獲得將近4萬元的補助;100坪屋頂約可產生66.66千瓦,補助約20萬元;150坪屋頂則約是每案最高補助30萬元上限。不過,實際可裝設的面積還要考量冷氣室外機、水塔、屋頂遮蔽物等 無法使用的空間。太陽能專家建議,建議至少大於20坪,建置太陽能發電系統會比較有效益。

▲太陽能專家建議,通常會建議屋頂坪數至少大於20坪,建置太陽能發電系統會比較有效益。(示意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屋頂裝太陽能板還能賣電賺錢?
是的,地球公民基金會過去曾揭露,台北大安區的「信義新城社區」在裝太陽能板前,20年來花了1000多萬處理屋頂漏水,後來社區主委推動屋頂設置太陽能板,10棟大樓144戶,屋頂裝457片太陽能板、面積約250坪,共147千瓦的光電板,每年可發出14到15萬度電,賣給台電年收90到100萬。
除了售電帶來收入,太陽能板設置費用7、8年就回本,也省去修屋頂漏水的費用,每年還能發給住戶1萬元紅包。更棒的是,屋頂光電的遮蔭也讓頂樓溫度下降5到8度,大大減少頂樓戶的冷氣使用量。
光電屋頂要花多少錢?
高雄工務局說明,以透天住宅屋頂設置6千瓦(kW)太陽光電板為例,裝置費用約6(kW)x70,000=42萬元,領取補助金額6(kW)x6,000(高雄補助6,000至12,000)=36,000元,每年售電收入約44,340元,預計回收年限為9~10年,剩下10~11年的發電為淨賺收入,相較無專業簽證之鐵棚違章,既保障結構安全又能賺綠金。
一般而言,每千瓦的太陽能發電系統每年能產生約1000~1200 度電,根據2023 年的「躉(ㄉㄨㄣˇ)購費率」(約4.4 元/度),每年可賣給台電約4400~5280 元的電費。
躉購(Feed-In Tariff, FIT)是一種推廣再生能源發電保證收購制度。與固定金額的補貼不同,躉購是由政府或台電公司以特定費率在特定年限收購所產生的電。目前躉購費率視裝置容量大小,分為政府規定及競標價兩種定價方式。

▲躉購是一種推廣再生能源發電保證收購制度。(圖/能源教育資源總中心) 🟡2025經濟部太陽能補助計畫資訊
▪️補助對象:適用於屋頂面積1,000平方公尺(約300坪)以下的私有建築物。
▪️補助金額:太陽能板每千瓦(kW)補助3,000元,單案最高補助30萬元。地方政府可額外加碼補助。
▪️執行期間:2025年至2028年。
▪️經費:總經費40.8億元,每年編列10.2億元,預計帶動720億元投資。
▪️申請方式:填妥申請表、身分證明文件、設備登記文件、領據、存摺影本,向所在地的縣市政府提出申請。如高雄市向工務局申請。
資料來源:太陽光電單一服務窗口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家戶屋頂設置太陽光電加速計畫」(2025到2028)4年共將新增1.2GW屋頂型光電設置量,增加年發電量15億度電、帶動產業投資約720億元、推廣擴散12萬戶設置光電。

根據豪科能源資料顯示,2片500W的太陽能板能產生1千瓦(kW)的電,而每片太陽能板面積為2.16平方公尺(1.907mx1.133m),因此1千瓦太陽能板總面積約4.32平方公尺,約1.3坪。估算1 千瓦(kW)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約需要 1.5 坪屋頂空間。
也就是說,20坪大的屋頂裝太陽能板,約可產生13.33千瓦的電,約能獲得將近4萬元的補助;100坪屋頂約可產生66.66千瓦,補助約20萬元;150坪屋頂則約是每案最高補助30萬元上限。不過,實際可裝設的面積還要考量冷氣室外機、水塔、屋頂遮蔽物等 無法使用的空間。太陽能專家建議,建議至少大於20坪,建置太陽能發電系統會比較有效益。

是的,地球公民基金會過去曾揭露,台北大安區的「信義新城社區」在裝太陽能板前,20年來花了1000多萬處理屋頂漏水,後來社區主委推動屋頂設置太陽能板,10棟大樓144戶,屋頂裝457片太陽能板、面積約250坪,共147千瓦的光電板,每年可發出14到15萬度電,賣給台電年收90到100萬。
除了售電帶來收入,太陽能板設置費用7、8年就回本,也省去修屋頂漏水的費用,每年還能發給住戶1萬元紅包。更棒的是,屋頂光電的遮蔭也讓頂樓溫度下降5到8度,大大減少頂樓戶的冷氣使用量。
光電屋頂要花多少錢?
高雄工務局說明,以透天住宅屋頂設置6千瓦(kW)太陽光電板為例,裝置費用約6(kW)x70,000=42萬元,領取補助金額6(kW)x6,000(高雄補助6,000至12,000)=36,000元,每年售電收入約44,340元,預計回收年限為9~10年,剩下10~11年的發電為淨賺收入,相較無專業簽證之鐵棚違章,既保障結構安全又能賺綠金。
一般而言,每千瓦的太陽能發電系統每年能產生約1000~1200 度電,根據2023 年的「躉(ㄉㄨㄣˇ)購費率」(約4.4 元/度),每年可賣給台電約4400~5280 元的電費。
躉購(Feed-In Tariff, FIT)是一種推廣再生能源發電保證收購制度。與固定金額的補貼不同,躉購是由政府或台電公司以特定費率在特定年限收購所產生的電。目前躉購費率視裝置容量大小,分為政府規定及競標價兩種定價方式。

▪️補助對象:適用於屋頂面積1,000平方公尺(約300坪)以下的私有建築物。
▪️補助金額:太陽能板每千瓦(kW)補助3,000元,單案最高補助30萬元。地方政府可額外加碼補助。
▪️執行期間:2025年至2028年。
▪️經費:總經費40.8億元,每年編列10.2億元,預計帶動720億元投資。
▪️申請方式:填妥申請表、身分證明文件、設備登記文件、領據、存摺影本,向所在地的縣市政府提出申請。如高雄市向工務局申請。
資料來源:太陽光電單一服務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