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與伊朗自13號起爆發飛彈衝突,雙方互轟邁入第3天,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近日宣稱,以色列展開的軍事行動,將伊朗核武發展進程倒退數年。然而,美媒指出,伊朗關鍵核設施仍在,以色列尚未能給出致命一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以色列和聯合國原子能機構的官員稱,在以色列的行動開始三天後,截至周日,以色列已摧毀伊朗位於納坦茲的最大鈾濃縮設施中的離心機,多達10名伊朗頂尖核科學家在襲擊中身亡,並摧毀了核彈製造供應鏈的關鍵部分。

報導提到,以色列已破壞伊朗核計劃的部分設施並擊斃首要科學家,但尚未摧毀伊朗防護最嚴密,但位於庫姆(Qum)山區福爾多(Fordow)地下深處的鈾濃縮提煉廠,這給伊朗方面留下了製造核彈的潛在途徑。

報導指出,福爾多核設施是以色列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該設施掩埋於山體中的堅硬岩層之下,且有鋼筋混凝土包覆,深度達80公尺,以色列的攻擊尚無法直接對其造成破壞。

伊朗半官方媒體伊朗學生通訊社(ISNA)14日表示,福爾多核設施遭到攻擊,但受損程度有限。

科學與國際安全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所長歐布萊特(David Albright)分析,若福爾多繼續運作,伊朗可利用現有濃縮鈾庫存,在一個月內製造 9 枚核彈,兩個月內達 13 枚。

他認為,以色列此次行動確實顯著削弱伊朗的核武潛力,但若未徹底破壞福爾多與納坦茲、清除濃縮鈾庫存與設備,伊朗仍有可能在短期內重啟核武計畫。以色列若要長期癱瘓伊朗核武發展,可能需擴大行動,摧毀伊朗測試、診斷與製造核彈頭的核設施。

更多「以色列伊朗開戰」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