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才剛對外表示將在「兩週內」決定是否對伊朗動武,竟在短短48小時內突然拍板,於6月21日下令空襲伊朗三處核設施。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川普是在收到核心幕僚機密簡報後做出決定,兩項關鍵促使他改變原先立場,其一是情報指出伊朗距離擁核僅剩「幾週時間」,其二是當地天候進入殘月期,利於B-2轟炸機隱密出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川普在6月19日表示,將在「兩週內」決定是否出兵支援以色列對抗伊朗,這番話一度讓外界鬆口氣,認為短期內不會有衝突升級,但是才過兩天,情勢就完全翻轉。

20日下午,川普搭乘空軍一號前往新澤西州貝德敏斯特(Bedminster)高爾夫俱樂部,下機時受訪突然改口稱「兩週只是上限」,顯示他已傾向提早出手。

據報導,川普抵達後與4位核心幕僚密切通話,分別為副總統范斯(J.D. Vance)、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中情局局長拉特克利夫(John Ratcliffe),以及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凱恩(Dan “Razin” Caine),凱恩是川普第一任期內領導對抗伊斯蘭國(ISIS)的將領。

拉特克利夫與凱恩向川普簡報表示,美方掌握情報指出伊朗核武發展已經進入衝刺階段,如果沒有外部介入,幾個星期內可能會突破關鍵門檻。以色列的轟炸行動雖造成破壞,但最多只能拖延六個月,無法從根本阻止。同時,軍方也指出伊朗當地即將進入殘月期,夜間能見度極低,有利B-2轟炸機匿蹤飛行與精準打擊。

儘管21日上午白宮對外異常低調,川普也未發文或受訪,但幕僚團隊已進入戰備模式。當天下午,川普下達命令,派出6架B-2轟炸機投下12枚3萬磅重的鑽地炸彈,摧毀位於福爾多(Fordow)的核設施。同時,美軍潛艦也發射30枚戰斧巡弋飛彈,攻擊納坦茲(Natanz)與伊斯法罕(Isfahan)兩處核目標。

任務完成後,川普立即致電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隨後透過白宮簡報與社群平台發表談話,特別感謝凱恩的領導,並宣稱「現在是讓和平實現的時刻」。

根據《每日郵報》引述幕僚說法,川普最後決定動武的原因,在於他已認定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不可能主動放棄核武」,外交對話難以改變現狀。

更多「以色列伊朗開戰」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