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仔內/自經區沒配套就沒價值 別成為加工出口區升級版

▲高雄港貨櫃裝卸量有快速成長之現象。(圖/記者黃守作攝,2018.11.7)
▲高雄港貨櫃裝卸量有快速成長之現象。(圖/記者黃守作攝,2018.11.7)

記者張志康 / 綜合報導

如果要發展自經區,在看過國外(如沖繩)經驗後,台灣自經區應該是什麼樣子?其實可以從本質面、經濟面及政治面出發,來審視台灣自經區應有條件。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首先,從地緣角度來看,台灣與沖繩的位置相近,沖繩在地緣上的優勢,台灣幾乎都有。換句話說,以客機四小時航程來說,若從桃園機場出發,台灣可以涵蓋範圍包括了中國大陸、日本、南韓、菲律賓、越南、泰國等。再加上不管空運或海運,台灣都是東南亞與東北亞之間必經之路。因此,台灣若發展自經區,從地緣角度來說,其實是非常有競爭力的。

另一方面,由於中國大陸目前已經是全球最大單一市場,許多有意進軍中國大陸的企業,若能以台灣為前進基地,台灣能夠提供外資企業高學歷的人力資源及中文環境,投資台灣的外商可以更容易切進大陸市場。

那麼,台灣推動自經區又有什麼實務上的問題呢?

首先,對外商來說,來台投資風險及報酬率實在不高。相較於日本已經簽訂了數十個國家及地區的自由貿易協定,外商可以輕易透過轉口零關稅前進目標市場;台灣缺乏這項利基點,再加上租稅優惠及其他周邊的配套措施,都不夠完善,對來台投資的外商而言,並不划算。

舉例來說,從2010年起,台灣車壇就盛傳福斯集團有意來台設廠,但隨著ECFA未將汽車成車列入早收清單,再加上台灣對於成車廠有著相當限制,因而雖然直到2017年初都有類似傳言,但終究福斯只不過來台設立分公司,而非設廠。

另一方面,原本Facebook有意在彰化設立數據中心,在幾經考量後,將其落腳於新加坡,據瞭解,Facebook考量包括用水、用電以及光纖網路等相關條件,其中,台灣電力吃緊,恐怕是最後落腳新加坡的重要因素之一。

再者,綜觀朝野各方對自經區的爭議,可以發現幾乎都將自經區視為上個世紀80年代「加工出口區」的升級版。如果台灣發展自經區,僅止於此的話,那麼,就真的大可不必。

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任後,為提振經濟復甦而推出的「安倍三箭」,其中第三支箭便是在日本設立七處經濟特區,吸引外商投資,進而帶動經濟成長。其中配套措施除提供對外貿易企業租稅優惠外,還同時包括開放海外專業人士就業、農林水產的出口與產業升級,再加上就業、人才培育、能源產業的推動,甚至是醫療長照產業的擴充等等。

以台灣來說,推動自經區需要考慮的範疇,包括了現行國內產業,包括科技業、服務業、製造業、人才培育,甚至農林水產相關產業的升級,而與其相關的能源、用水、法規、租稅都需要全盤考量。如此一來,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表示的「四個不可行」,自然就不再存在。

自經區是不是拯救台灣經濟的萬靈丹?若沒有全盤的考量與配套,企圖靠簡單的自經區概念,絕對不是解決之道。但撇開政治口水,台灣需不需要自經區?台灣的確需要走出海峽兩岸之間的狹隘觀點,將視野放在全世界,真正成為地球村的一份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