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柯志遠/《違反校規的跳投》突破運動戲的框架

▲校園電視電影《違反校規的跳投》是青春校園劇集,由《紅衣小女孩2》吳念軒、「北一女神」蔡瑞雪等新生代演員領銜主演。(圖/七十六号原子提供)
▲校園電視電影《違反校規的跳投》是青春校園劇集,由《紅衣小女孩2》吳念軒、「北一女神」蔡瑞雪等新生代演員領銜主演。(圖/七十六号原子提供)

文/柯志遠

言簡意賅,超越框架,《違反校規的跳投》之值得推薦,在於以100分鐘(共四集,每集25分鐘)迷你劇集的篇幅嘗試碰觸生命議題的創作企圖,在於以「類型劇」的定位基礎開拓「運動劇」既定印象之外更深邃層次的意涵語境。《違反校規的跳投》在外觀上看似又重複了一次青春熱血的球場風雲,實則藉由單一角色的勇氣追求,提供了一次從宏觀角度觀照生命「自我定義」、「解構制約」的省思,不只是迎合年輕族群的速食YA浪漫劇,而是對於不同年齡段的觀眾都具備深刻「代入感」的主題劇,影像活力澎湃,敘事流暢真誠,簡潔的故事結構仍然寓以足堪咀嚼的文學性,是「七十六號原子」繼前作《七十六號恐怖書店》交出驚豔成績單後又一個質感、誠意兼俱的良心佳作。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劇名《違反校規的跳投》充滿畫面性,實際看了劇之後才恍然大悟:這裡說的「校規」不是單純字面上的表象意思,在劇情的主軸線裡,呼應著主角「健一」家族遺傳心臟缺陷的綑綁,在這個如影隨形的致命危機束縛下,他對於籃球無法抑止的狂熱,以及命中率幾近天才的天賦,都成為一種針鋒相對的抵觸、衝突。所以,他的每一次「跳投」都不只是一個形體動作,而是「明知不可而為之」透著悲壯覺悟的對自我宿命的「犯規」。全劇以這個癥結矛盾做為核心,精準保留了戲劇張力的聚焦,也規避了為戲而戲的狗血、矯情,在短篇幅的起承轉合裡,這個議題從主角個人的內在抉擇,到父母親人或主觀武斷或易位關懷的反應,再放大到團隊同儕(一個球隊,就是一個微形社會)的或包容或質疑的直接應對,環環相扣,沒有浪費一分半毫多餘的情節,著墨清晰,脈絡分明,讓觀者不單單看了一個快節奏敘述的青春側寫,也相當程度地感受到藉由這個故事對於生命價值的敬畏與珍惜,題旨鞭辟入裡,啟發後勁十足。

▲《違反校規的跳投》是以籃球運動為題材,講述男孩們在球場上的成長與追尋夢想的故事。(圖/七十六号原子提供)
▲《違反校規的跳投》是以籃球運動為題材,講述男孩們在球場上的成長與追尋夢想的故事。(圖/七十六号原子提供)
隨著拍攝技術的突飛猛進,專業、到位的運動題材在台灣影視作品裡也越來越頻繁出現了,然而「運動戲」拍著拍著其實很容易掉進一個「劇情元素大同小異」的窠臼:人物設定,通常是奔放帶著叛逆;劇情轉折,無非是「絕地反攻」、「下半場,逆轉勝」。這種不斷復刻的勵志氛圍,使得「運動戲」從籃球到排球,從排球到游泳,看起來總讓人感覺似曾相識,新鮮感滑落以後,往往只能靠主角的顏值、身材這些膚淺的皮相做為賣點。《違反校規的跳投》的賣相該有的都有,可貴地還在於在舊套路裡挖掘出了新的切入點,吳念軒飾演的「健一」沒有慣見的張狂或廉價的耍帥,細膩的人物描寫,突顯了「打籃球」這件事對於他人生(甚至生命)的義無反顧,因為感同身受,所以整齣戲對觀眾的「勾子」是有靈魂的,不老套不平庸,不是理所當然千篇一律,特別值得一提。

首度執導長片的年輕導演李若辳本身對於籃球運動就有著高度的熟悉與熱情,對於「運動戲」至關重要的節奏掌控、畫面調度,都有著不俗的駕馭能力,視覺語言具備了新銳創作者特有的凌厲、生猛,整體畫風相當耀眼。《違反校規的跳投》的選角自由大膽,高比例的新面孔展現了氣質各有亮點的獨特神韻,雖然戲感稍顯青澀,卻與戲中的運動員氣息不謀而合,有凱渥名模背景的男二范姜彥豐,以及在BL劇《那一天》靈活演技大放異彩的宋偉恩,都是後勢可期的強勢新血輪。至於林志傑、顏行書等球星客串的戰略,運用得畫龍點睛,也貼合劇情,並不只是用來宣傳的彩蛋噱頭那麼簡單,著實讓人眼前一亮。

▲七十六号原子全新迷你影集《違反校規的跳投》。(圖/七十六号原子提供)
▲七十六号原子全新迷你影集《違反校規的跳投》。(圖/七十六号原子提供)
男主角吳念軒在同輩演員中特別具有一種對戲的悟性,出道三年來不論電影、電視的表現都極其受到關注,提名金鐘獎的《翻牆的記憶》之後,2020年的兩個作品都有水準以上的演繹,入圍「台北電影獎」最佳男主角的電影《菠蘿蜜》裡他是戲裡唯一的明星卡斯,身上兼備「強毅」和「無邪」的特質讓他成功地承載了主角人生的波瀾壯闊,以及極其幽微的內在轉折,相當質樸的演技讓一個在宿命漩渦中瀕於滅頂的弱勢身影顯得有血有淚,表現可圈可點。而在《違反校規的跳投》裡超乎以往的細膩演出,挑戰了層次更複雜也更內斂的人設難度,讓這個輕薄短小的戲不只局限於籃球與勇氣,情感真摯深刻,感動獲得了橫向、縱深的延伸,讓人不由自主重新審視一遍自己那段無怨無悔的,一生唯有一次的青春。

●作者:柯志遠/作家、資深媒體人、知名娛樂評論家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