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趙君朔/菅義偉任首相對日本、區域情勢更有利

▲菅義偉因為熟稔安倍的政策路線,加上曾表態對香港議題的擔憂,如果接任首相,對日本、區域情勢可能是比較好的結果。(圖/翻攝自日本宮內廳官網)
▲菅義偉因為熟稔安倍的政策路線,加上曾表態對香港議題的擔憂,如果接任首相,對日本、區域情勢可能是比較好的結果。(圖/翻攝自日本宮內廳官網)

文/趙君朔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週五( 8 月 28 日)宣布即將辭職,不只在日本,甚至在英文主流媒體都引起廣泛矚目。事實上,安倍在任的時間才剛剛超越他的舅公,也是另一位前首相佐藤榮作,成為日本戰後任職期間最長的首相。為何安倍要在法定最長的九年任期屆滿前提前辭職,除了舊疾復發讓他難以專心應對日本當前艱難的抗疫與經濟形勢外,提前辭職,採用選舉人數較少的選舉接任(而非新任)首相選舉辦法可增大安倍屬意的接班人被選為首相的機會,延續安倍的執政路線,恐怕也是重要因素。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的確,和安倍第一次組閣卻屢爆醜聞,政策方向也不明比較起來,這八年安倍將日本拉出長期經濟停滯泥沼、啟動經濟轉型和將日本拉回正常國家的努力終於有了初步成果,必須要有一個能繼承他施政路線的接班人才能繼續加以推進,讓日本重新成為一個經濟實力強大,又能負擔維持區域和平大任的名副其實強權。

在安倍於 2012 再度上台之前日本是處於長期性的低迷狀態,在經濟上已經進入第三個失落的十年,在政治上也開始面對崛起而日漸強勢的中共,但日中關係在 21 世紀第一個十年因為前首相小泉堅持參拜供奉有二次大戰甲級戰犯靈位的靖國神社而時不時劍拔弩張,弄到要美國總統出面調停雙方的爭執。因此,當時的日本是處於面臨著多重挑戰但又找不到出路的低谷,政府在自民黨的小泉純一郎卸任後,又陷入首相頻頻換人的不穩定狀態,終於讓自民黨再度於 2009 年於選舉中敗北,將政權交給民主黨,但民主黨上台後執政風格非常生澀,連對美關係都出現動盪,讓民主黨首位總理大臣鳩山由紀夫因為沖繩的美軍基地遷移問題在上任不到一年就請辭。

之後的兩任民主黨總理菅直人、野田佳彥也都在任僅一年數月,菅直人時期發生了中國漁船衝撞日本海上保安廳的巡邏船,演變為兩國的外交危機,但日本在中國使出人質外交、於中國境內逮捕四名日本營建公司員工與威脅禁止稀土出口後讓步。

野田接任後,雙方又因為日本將釣魚台國有化問題再度陷入危機。經濟上,日本持續的停滯讓中共在 2009 年的 GDP 數據公佈後,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就是在這種內外交迫的情勢下,安倍再度成為日本首相。

安倍上台後開始大膽的著手從政治、經濟兩方面改造日本。在經濟上,日本處於慢性通貨緊縮,民間消費力始終不振,企業也沒有意願大手筆投資、銀行則是寧可購買政府公債也不願意放款的長期停滯中。為了將日本拉出這個難解的黑洞,安倍在名經濟學家,耶魯大學教授濱田宏一的建議下,大膽的射出了三支箭,試圖以大量放出貨幣、人為的製造通膨來改變消費者的預期。其次也擴大財政支出來刺激經濟。最後則是開啟日本經濟的結構性改革,希望能促進投資並升級基礎建設與能源改革。仿效美國聯準會應對 2008 次貸危機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確達到讓日幣貶值,活絡出口的效果。此外,日本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也終於在 2013 年開始出現穩定的小幅上升,日本股市也因為資金充足而從 2012 年 12 月到 2013 年 5 月間便從 9 千 8 百多點上漲到 1 萬 5 千點,之後更一路突破 2 萬點,在 2 萬 4 千點左右盤旋。

以第一波成功的扭轉通縮預期為基礎,安倍在 2015 年又射出了新的三支箭,這次是要針對日本經濟更深層的議題下手,要解除日本經濟中過多的管制、並推出更多利於婦女安心育兒的措施來緩解日本人口負成長的壓力,同時也進一步完善日本的社會保障。

總的來看,安倍的確將日本拉出了長期停滯的黑洞,也開始直面日本棘手的各種特殊結構性問題。雖然結構改革的成果還需要時間才能顯現,日本的消費意願也因為消費稅的加徵又受到打擊,但安倍在經濟上可以說是終於止住了日本經濟長期性慢性下滑的頹勢,只待繼任者一樣堅定的推進改革以迎接第二波復興。

在政治上,安倍在處理對中議題也展現了不同於前任的智慧,他決定不親身前往參拜,而只是奉上祭祀費有效的消除了中日關係中的一大爆點。另外最重要的就是通過了《新安保法》讓日本得以行使集體自衛權。以往根據日本憲法的規定,日本只能行使個別自衛權,無法在盟邦遭到攻擊時以武力還擊,在安倍的努力下,這個限制終於解除。當然,要把日本回復到一個完全正常的國家地位,最根本的解決之道是修正日本憲法第九條的放棄武力規定,在今年的 6 月,安倍也的確在接受訪問時公開的表達了修憲的意向。

在面對中共在東亞的持續擴張,日本身為本區的另一個民主強權,的確不該持續受到過去為了防止軍國主義復活而訂下的憲法條文,束縛日本對維護區域和平穩定做出貢獻的能力。很可能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安倍一定要確保他的繼任人對推動修憲一樣有堅定的意志。

在這樣的背景底下,再搭配自民黨內各派閥的政治實力來看,安倍可能的繼任人選會更全面:在安倍決定下台後,目前的實力人物副首相麻生太郎和他所領導的麻生派的支持對新任首相來說非常關鍵,而前外相岸田文雄本應是麻生最屬意的人選,因為麻生和身為岸田派領導人的岸田其實系出同源,都是從戰後第一任首相吉田茂的傳人池田勇人前首相創立的宏池會分立的。麻生自己就是吉田茂的外孫。

然而岸田和另一位自民黨內實力人物、現任自民黨幹事長的二階派領導人二階俊博的長期不合(岸田在 2019 年的內閣改組本來是要以安倍接班人的身份擔任自民黨的幹事長,但因為二階派的反對而改任政調會長),這讓另一位想爭取首相大位的前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抓到了機會,和二階派連合,再加上菅義偉長期擔任安倍內閣的官房長官,時間之長已經打破了日本政治史的紀錄,使得安倍和安倍擔任顧問的細田派也願意支持他。只要沒有黨員選舉,而是由所有國會議員和日本 47 個地方黨部各三票來選(共 535 票,過半是268票),那菅義偉目前已經有三大派閥國會議員的 250 票支持,要過半不難。

除了岸田和菅義偉外,還有一位也一向有志於首相大位的是前防衛大臣石破茂,但他長期都是安倍的政敵,在黨內領導的派閥又太小,僅 19 人,還不到競選自民黨總裁連署所需的 20 名國會議員,雖然在外交政策上石破和二階派都是自民黨內長期的親中派而也有可能結盟,但在二階派想全力防止岸田文雄接替安倍的情況下,石破茂這次無法得到意識形態盟友二階俊博的支持。

雖然説菅義偉勝出的大勢已漸漸明朗,但現在還剩下兩個懸念:

一、岸田文雄公開表示他沒有要放棄,要戰到最後一刻。

二、本次總裁選舉辦法如果是納入黨員投票,而不是只有地方黨部投三票的話,一向在地方黨員投票中支持率很高的石破茂就還有些翻盤的機會(石破茂在 2012 和安倍競選總裁時,在黨員得票上是大贏安倍的)。

但如果這兩個變數也不能改變菅義偉上位的話,對區域情勢和日本都會是比較好的結果,因為前面已提到石破茂是知名的親中派,而且石破若要以弱勢派閥選上首相必定需要二階派的全力支持。而擔任外相頗長的岸田文雄的立場是比較騎牆,希望和美中都保持良好關係,這兩人對接下來不論美國是誰當選,要在東亞深化對抗中共的聯盟都會是阻力。

反之,菅義偉長期追隨安倍,要繼續執行安倍路線可以說是駕輕就熟,加上他從 5 月以來已兩次公開發言表達對香港問題的擔憂,其用詞也更加強硬,可以期待他和美國甚至台灣加將合作,面對東亞隨時可能出現的變局,同時也會加大安倍經濟改革的力道,帶領日本早日走出疫情帶來的大衰退。

●作者:趙君朔/紐約大學政治學博士候選人、時事評論員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