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掃墓小心遭蛇吻 如被咬傷快做「5件事」保命

▲掃墓時宜穿著長袖衣褲及塗抹蚊蟲忌避劑,避免遭恙蟲叮咬,降低感染恙蟲病的風險。(圖/記者黃玿琮攝2017.3.23)
▲掃墓時宜穿著長袖衣褲及塗抹蚊蟲忌避劑,避免遭恙蟲叮咬,降低感染恙蟲病的風險。(圖/記者黃玿琮攝2017.3.23)

記者汪瑋琪/台北報導

清明掃墓小心遭毒蛇咬傷!疾管署今(2)日表示,國內近期候溫暖潮濕,蛇類活動力增加,本周恰逢清明連續假期,民眾至野外或山區掃墓、賞花、登山、郊遊時,建議穿著長袖衣物及長靴,進入樹叢及草堆,不要打草驚蛇,勿翻動中空林木或石塊,並避免在夜間、日出及雨過天晴等時段於蛇類出沒的地方逗留,以免遭毒蛇咬傷。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據疾管署統計,每年約有1,000名以上民眾遭毒蛇咬傷,而國內較常見的毒蛇分別為出血性毒的龜殼花、赤尾鮐(俗稱赤尾青竹絲)與百步蛇;神經性毒的飯匙倩(俗稱眼鏡蛇)與雨傘節,以及兼具出血和神經毒的鎖鏈蛇。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被毒蛇咬傷的治療方式為注射抗蛇毒血清,疾管署已於全國200多家醫療院所備有抗蛇毒血清供民眾救急,由於抗蛇毒血清為醫師處方用藥,民眾如有使用需求可先透過「抗蛇毒血清儲備點查詢系統」查詢鄰近醫療院所抗蛇毒血清的儲備情形,切勿購買來路不明藥物。

羅一鈞說,大多數民眾對毒蛇、鼬獾這兩類動物出沒地及遭咬傷後之就醫資訊不清楚,民眾可先至「毒蛇鼬獾咬傷救急資訊站」了解毒蛇、狂犬病鼬獾出沒地點和就醫等醫療資訊。此外,該網站也結合人工智慧(AI)技術,若民眾發現疑似毒蛇,可拿起相機拍攝並將照片上傳,透過該網站辨識毒蛇種類,亦可提供給醫師作判斷。

疾管署提醒,若不慎遭毒蛇咬傷,應牢記「五要五不」,五要:要視為毒蛇咬傷處理、要記毒蛇外觀特徵、要脫飾品,避免肢體腫脹、要包傷口上緣,減緩毒液擴散、要保持冷靜並儘速就醫﹔五不:不割開傷口,避免感染、不用嘴吸出毒液,避免感染、不冰敷,避免組織壞死、不飲酒或刺激性飲料,避免加速毒液作用、不延誤就醫,耽誤治療時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