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19例確診很擔憂!醫護自爆「暗黑問題」:這場仗難打

▲武漢肺炎疫情延燒,許多人出門必戴口罩。(圖/NOWnews資料畫面)
▲武漢肺炎疫情延燒,許多人出門必戴口罩。(圖/NOWnews資料畫面)

編輯中心 / 綜合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 16 日公布,國內新增確診 2 例 COVID-19 (武漢肺炎)個案,其中 19 例更是台灣首起台灣死亡病例,而引發外界討論。對此,就有一名自稱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坦言對於這起案例感到擔憂,更曝光原因,而引起網路熱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16 日公布,國內新增確診 2 例 COVID-19 (武漢肺炎)個案, 19 例為個案為中部 60 餘歲男性,有 B 型肝炎及糖尿病病史,無出國旅遊史,亦非確診病例之已知密切接觸者,該名患者於 2 月 3 日因呼吸急促赴醫院就醫,診斷為肺炎,當日收治於負壓加護病房治療,個案已於 2 月 15 日晚間因肺炎合併敗血症死亡。至於第 20 例為第 19 例的 50 餘歲男性家人,在 15 日進行採檢後確診,目前個案無症狀,收治於負壓隔離病房。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2例確診病例,其中61歲白牌計程車司機在確診後死亡,主要客戶有中港澳旅遊史。(圖/記者顏真真攝)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2例武漢肺炎確診病例,為兄弟,哥哥為61歲白牌計程車司機在確診後死亡,主要客戶有中港澳旅遊史。(圖/記者顏真真攝)

對此,就有一名網友於 PTT 八卦版上發文,表示自己是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對於 19 例這起病例,他坦言「大學同學的LINE群組都知道事態嚴重了」更指出「武漢肺炎比 SARS 難纏的地方,就是它沒有 SARS 的罩門:幾乎只有在發燒後才有傳染力,所以幾乎只要用體溫監測就能夠減少病毒的傳播,所以目前台灣的防線,都是依此制定」。

▲一名網友自稱第一線醫護人員,分享對於 19 病例的看法。(圖/翻攝 PTT )

他也進一步解釋:「武漢肺炎可以在發燒前就能傳染,在診斷上又不像流感能夠快篩。唯一能用來診斷的就是問旅遊史 -> 抓出疑似的病人 -> 送幾家醫學中心做 PCR (有錯請指正),畢竟肺炎實在太常見了,還不包括沒有死亡的那些肺炎患者,一年更有數萬人。」

他透露,武漢肺炎雖然能夠在影像上的特別表現來分別,但仍不足作為判斷標準,直呼「因此實際執行面上,只能靠接觸史的詢問,來篩選可能的患者。偏偏只要有無症狀的帶原者,就會讓接觸史的詢問破功。」

除此之外,網友也根據 19 例的案例透露,「現在第一線人員面臨的難題,就是接觸史不再可靠,即使問不出出國旅遊史與接觸史也還是可能是病人。」另外,他也向大家分享目前監測條件:

一、 14 天內有國外旅遊史(包含新加坡、泰國及日本及其他國家-> 等於所有出國過的人)或曾接觸來自國外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人士接觸史,且醫師高度懷疑COVID-19感染之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個案。(醫師現在多半像驚弓之鳥,先懷疑再說)

二、發燒/呼吸道症狀群聚現象者。(流感很容易群聚,但流感快篩有時會偽陰性)

三、抗生素治療3日未好轉且無明確病因」、「群聚事件個案」或「醫護人員」之肺炎個案。

但這樣的情況,也讓他擔憂「可想而之,明天開始,台灣的負壓病房將會非常缺乏,畢竟這些病人既然要監測通報,醫師一定在結果出來前(要驗兩次),盡量讓病人住在負壓病房。而醫護人力將會非常吃緊(畢竟進出病房穿脫裝備都非常耗時)。」

最後,他也向大眾喊話「即使疾管局將監測條件放得如此寬,大家心理也知道,這場仗要打很久了,而且很難打…尤其現在出現沒有國外旅遊史的,或出現問不到接觸史的」、「所以為什麼第一線醫護人員看到第 19 例會擔心?是因為不知道未來還有多少個這類的病人」。

▲網友分析第一線人員恐面臨的問題及狀況。(圖/翻攝 PTT )

貼文一曝光後,就引來許多網友討論,不少人也紛紛感嘆直呼,「推專業解說,你辛苦了,未來還有一段路辛苦了」‵、「推專業分享」、「只能盡力而為了,大家都要撐住」‵、「辛苦了,接下來...真的拜託了」。(編輯:陳雅雲)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