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品敦南終章4/浪漫又曖昧?敦南熄燈不影響文學界

▲台灣第一家24小時書店正式落幕,伴隨著老台北人一起成長,也是許多藝文界人士的青春記憶。(圖/記者黃仁杰攝)
▲台灣第一家24小時書店正式落幕,伴隨著老台北人一起成長,也是許多藝文界人士的青春記憶。(圖/記者黃仁杰攝)

記者黃仁杰/專題報導

台灣第一家24小時書店正式落幕,伴隨著老台北人一起成長,也是許多藝文界人士的青春記憶,不過藝文界人士卻認為,敦南誠品熄燈對於文學界來說,雖令人捨不得,但影響並不大,誠品在網路書店氾濫的台灣社會堅守了文化的品味,不過隨著市場變動,獨立書店已成為拓展閱讀與連結讀者中的重要場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相較於心靈的寄託和年少的青春記憶,詩人羅毓嘉認為,誠品對於台灣出版業或是閱讀素養養成並沒有實質的幫助,反而更像是夜生活中的伸展台,展演著對文化人想像,言外的曖昧態度。

「逛誠品代表著一個『我有文化,所以我買得起』的態度,是一個資本的象徵,不只是在消費書,而是一個文化符號。」羅毓嘉說。

▲敦南誠品一隅。(圖/記者黃仁杰攝)
▲敦南誠品一隅。(圖/記者黃仁杰攝)
誠品對純文學的幫助不高?

誠品在90年代竄紅,台灣錢依然淹腳目的時候,中產階級的消費型態,除了買房子,也開始追求生活品味。「房子裡面要有什麼?要有一種生活品味的象徵。」,羅毓嘉指出,精品的、小眾的,有文化資本象徵的書籍,剛好符合當時中產階級消費上的需求,而這類書籍的確主要是誠品在販售。

「但對純文學來說,不要談幫助,誠品那樣的空間,對文學界好像沒有那麼有用。」

羅毓嘉表示,誠品的場地租金相對昂貴,對於小型的出版社或是小眾的作者而言是個滿重的負擔,不一定能起到推廣作用,反而是和當地社群有所連結、散佈在各個縣市的獨立書店,以社區存在的書店,在這些地方辦講座,才能接觸到與文學社群比較緊密的讀者。

「要透過更近距離的、更小型的、更游擊的方式做出版推廣,細緻的去回答講座聽眾的疑問,近距離的互動,所以實際上要耕耘社群、培養讀者的接觸,還是要透過獨立書店。」羅毓嘉說,自己在學生時代畫下句點後,就很久不在誠品買書了,而是選擇獨立書店。

誠品延續著實體書店的浪漫

對於這點,作家洪茲盈也認為,敦南熄燈對於出版或文學界來說,可能沒有直接的影響,網路書店買書更快速、更便宜,不如同以往,現在人們可以觸及的資訊非常多,需要資訊更集中、更精省,可能第一時間接觸到的是作者的臉書,或是出版社的行銷,都可以很輕易改變消費行為,敦南誠品的消失,可能沒有那麼直接影響到出版業或是藝文。

「但是美術館不賣藝術品,也還是有存在的必要。」洪茲盈形容,敦南誠品如同書的美術館,賣給讀者的嚮往和氛圍,是無可取代的,在書店內閒晃,聽著誠品的音樂,藉由翻閱書本覺得很有意思,所以去購買它,這是網路絕對無法取代,實體書店才有的浪漫。

▲敦南誠品一隅。(圖/記者黃仁杰攝)
▲敦南誠品一隅。(圖/記者黃仁杰攝)

誠品書店的英文名稱為eslite,是引用自法文古字,意為「菁英」,有藝文界人士暗諷誠品如其名「高高在上」,用菁英來主宰大眾,縮限了閱讀的意義。

誠品守住了文化品味的把關

但盛浩偉認為,「如果和網路出版市場來比,現在的書本屬性更加扁平和庶民化,反而閱讀和出版市場變成,只要能賣或流俗的都可以出。」,誠品的存在,反而堅守了品味的門檻,將相對菁英、冷門的東西,往外擴散。

盛浩偉指出,「偏向菁英的品味,當然有一些弊病,但當網路書店打出66折,幾乎就是成本價,誠品反而在這個時候,沒有走向真正的商業化,對在產業內的我們而言,知道誠品幾乎在實體書這塊是沒有在賺錢的,而是靠百貨商場、餐飲或是其他商業版圖,來支撐書店的營運。」

盛浩偉強調,誠品還是守住了文化品味的把關,即使有很多人會批評誠品商業化,「但是商業化的程度遠遠不及其他企業啊!願意在實體書店這一塊繼續經營,即使他商業化也不可能商業到哪裡去,頂多就是可以維持他繼續生存下去。」

如果沒有誠品,就台灣本土的金石堂或是博客來,這類書店實用和利益導向的書籍選擇相當明顯,那麼純文化、設計、表演藝術等等議題,真的很難在台灣見到。

「可能你會覺得誠品好菁英,但現在反而只剩誠品還會做這些事情。」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