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仔內/疫苗政策突轉彎 陳時中為第4件錯事亡羊補牢?

▲針對公費流感疫苗,衛福部長陳時中今(16)日突宣布,暫緩無高風險慢性病的50至64歲成人接種作業。(圖/NOWnews資料照)
▲針對公費流感疫苗,衛福部長陳時中今(16)日突宣布,暫緩無高風險慢性病的50至64歲成人接種作業。(圖/NOWnews資料照)

記者劉雅文/特稿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延燒,不同於當年的SARS,短短幾個月內就控制下來,現在就像是一場拉長戰線的消耗戰,沒有人能看見疫情的盡頭,全球人民這段時間,也都活在病毒恐懼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就怕新冠肺炎疫情跟邁入秋冬的流感季後,恐會發生疊加效應,今年流感疫苗接種率特別高,不只國外,台灣也出現公費疫苗施打踴躍的狀況,過去很多符合公費施打條件,但是從不接種的民眾,今年紛紛浮出水面搶打疫苗。

攤開疾管署的數據一看,今年光是流感疫苗開打第一天的接種人數,就高達42萬人,足足是去年的兩倍,甚至沒幾天就傳出疫苗缺貨的消息,各地醫療院所也湧現大量人潮,甚至還發生有地方疫苗缺貨,導致里長辦公室被民眾開砸的情形。本就已經混亂的局面,衛福部長陳時中選擇在這時候頒布新政策。

就怕這603萬劑的公費疫苗不夠打、排擠到幼童施打的機會,陳時中今(16)天無預警宣布,從17日起50歲到64歲的成人「暫緩施打公費疫苗!」,希望讓65歲以上、嬰幼兒等高風險族群,能夠優先接種。

消息一出後,毫不意外地,這項政策馬上掀起多方論戰,國民黨黨團第一時間就喊話中央,希望給予這年齡區間的民眾「緩衝期」,但是這緩衝期有沒有意義?就連疾管署發言人莊人祥都直言,緩衝期不管設幾天,都還是會迎來罵聲,因為總有人打不到,這樣的說法確實能讓人認同,以台灣人的習性來看,緩衝期不會換來高風險族群的施打機會,反而會讓醫療院所大爆炸、進而掀起更多紛爭,因為這些要被暫緩的施打者,會一窩蜂湧入搶著施打。

回頭思考這項緊急煞車的政策,針對流感疫苗接種,陳時中過去多次在媒體前喊話,希望民眾分流,不用急著打流感疫苗,但現在對於這些被暫緩施打的對象,當時的「慢慢打」,就像是個讓人措手不及的謊言,政策方向是為全民著想,但卻間接中犧牲了「這些人」的權益。

如果從源頭思考,世界衛生組織在3月19日宣布,新冠肺炎開始全球大流行,比照時間軸,3月正是疫情一頭熱的時候,莊人祥提到,今年公費流感疫苗的啟動是從3月初開始估預算、地方衛生局調查施打數量,並且在3月23日簽訂標案,送往中央,4月7日正式結標。

從世衛宣布大流行,到真的簽訂送核中央,其實中間有3、4天的緩衝期,但當時沒有人當機立斷,增加流感疫苗數量,也就造就現在「數量有限、人人搶打」的窘境。

陳時中在防疫滿百日的時候曾說過,自己做過三件錯事,一是過年期間釋出大量戰備口罩,二是錯判歐美疫情情勢,防疫安排不夠快,最後則是敦睦艦隊染疫,才讓他意識到艦上相關器材不足,無法及時檢驗與判斷。現在這個疫苗煞車政策,不知道算不算他第4件沒做好的事呢?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國外入境後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