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憲論壇/門檻過高、溝通不良 年輕世代寧願制憲

▲陳估熊表示,其實有在關注修憲議題的青年世代不少人是傾向制憲的,因為修憲門檻過高、溝通不良,而且憲法條文太多已經不堪使用。(圖/記者朱永強攝)
▲陳估熊表示,其實有在關注修憲議題的青年世代不少人是傾向制憲的,因為修憲門檻過高、溝通不良,而且憲法條文太多已經不堪使用。(圖/記者朱永強攝)

記者黃仁杰/台北報導

目前的中華民國憲法,於1947年在中國南京制定,使得中華民國政府迫遷來台後,許多法規無法適用,導致我國國土和人民在憲法中包含中國大陸地區的詭譎狀態,總統蔡英文在今(2020)年就職典禮上宣布修憲,但事實上,台灣有一派年輕人認為,應該要重新制憲,寫一部屬於這塊土地和人民的憲法。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長期關注憲改議題的台灣學生聯合會秘書長陳估熊表示,其實有在關注修憲議題的青年世代,不少人是傾向制憲的,因為修憲門檻過高、溝通不良,而且憲法條文太多已經不堪使用,「那不如砍掉重練!」

「會在意修憲議題的基本上是兩種人,法律學者和獨派團體。」陳估熊指出,法律學者會覺得高門檻讓憲法動都動不了,除非是進行憲法解釋或是公投,不會是現在的修憲制度就可以處理的,獨派團體就是希望制定一部專屬於台灣的憲法,而非延用中華民國政府的南京憲法。

然而修憲議題並不是很好倡議的工作,原因在於要討論這件事,有一定的專業門檻。陳估熊坦言,像他這樣的大學生,大部分的人都對憲法沒有研究,也就沒有意見,對憲法有意見的人,選擇制憲含有一些情緒性的因素,就是對於中華民國政權竊據台灣而造成的壓迫,導致大家不願意去承認這個政權,大部分選擇制憲的年輕人的基調大概都是從此作延伸。

但要寫一部新的憲法,內容包山包海,談到最迫切需要改變的條文,陳估熊認為,第一個要修改的就是國家共同體的邊界認定,以現在的憲法來看,國家的邊界還包含中國大陸地區的「祖國」領土,國民也包含了中國和港澳地區的人民,所以才會有港澳地區人民條例,這些都是建構在共同體的邊界不符合事實的狀況,而產生了憲法的錯亂。

「而公民的權利,還有因應時代的變化而產生的新興權利,也應該要納入新的憲法之中。」他舉例,憲法保障投票權、人身自由,那環境權、文化權等新興人權,這些是否要納入憲法保障也是應該討論的,再來是族群上的修法,包含原住民、新移民的權利,都是共同體認定和文化權的延伸,這些都是制憲會參考的內涵。

當然,台灣的憲政問題也可以藉由修憲解決。陳估熊指出,中華民國的憲政體制「獨步全球」,不是總統制、雙首長制或內閣制,還有五權分立是否應改回三權分立等議題,「不過動了憲法,那所有的現有法規、行政命令都要有配套,台灣的政治生態也會大洗牌。」

針對台灣長期面臨中國的威脅,陳估熊也表達看法。他認為,台灣需要一個反應相對快、權力集中的政府體制,以因應威脅,「在中長期內,我們可能需要比較強悍的保護體制,以中央與地方政治來說,很多地方縣市議會完全沒有過政黨輪替,民進黨的完全執政其實根基不穩,如果選總統還不能透過空氣票保住一個能守住底線的候選人,那台灣和中國的局勢就很危險。」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