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觀測 歌手轉戰YouTube 網路聲量影響不容小覷

▲透過Spotify聲量與網路大數據交叉比對,發現歌手經營YouTube頻道,不會明顯增加音樂串流平台聲量,但能提升歌手的網路聲量與曝光度。(圖/shutterstock)
▲透過Spotify聲量與網路大數據交叉比對,發現歌手經營YouTube頻道,不會明顯增加音樂串流平台聲量,但能提升歌手的網路聲量與曝光度。(圖/shutterstock)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今年因疫情影響,許多歌手嘗試轉往線上當起YouTuber,影片內容從歌曲翻唱、日常Vlog、美妝、健身,還包含趣味的綜藝外景節目,題材十分多元。根據網路大數據調查,線上歌手經營YouTube頻道大約七成從「綜藝娛樂、日常Vlog」下手,另外三成則延續「音樂」主題,透過歌曲翻唱、改編,累積頻道訂閱,增加網路聲量;另透過Spotify串流聲量與網路大數據交叉比對,發現歌手經營YouTube頻道,不會明顯增加音樂串流平台聲量的累積,但確實能提升歌手的網路聲量與曝光度。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三成歌手開設的YouTube頻道,著重「音樂」主題,韋禮安、宋念宇、陳忻玥等歌手皆以歌曲翻唱、改編,或是音樂製作過程等為內容。此類型影片的網路聲量,大多集中在歌手的YouTube頻道,影片熱度維持1至2日,網友主要針對歌手在歌曲上的呈現技巧,或是點歌作為回覆內容,較少有音樂性以外的話題。

唱片公司「新樂園」嘗試創作出結合娛樂與音樂的「製作人到你家」系列節目,內容雖以娛樂性質出發,但在YouTube影片下方的留言,常有許多關心台灣樂壇、R&B 與嘻哈音樂的觀眾,發表對於音樂產業趨勢的觀察交流。新樂園認為,「新興的網路節目是一個新的形式,經由在娛樂性中參雜一些音樂的元素,將音樂變得生活化,也試圖讓觀眾注意到流行音樂的幕後製作。」

歌手韋禮安經營的YouTube頻道內容多以音樂為主題,內容涵蓋歌曲翻唱、改編與網紅合作。七月到九月間,韋禮安在網路上共累積15292則聲量,其中YouTube頻道為他增加了970則的話題累積,但此系列影片,近五成的聲量都集中在YouTube留言區,網友討論內容比較單一,關注在歌曲的詮釋、演唱技巧等,較少針對影片延伸出不同領域的話題。

此外,七成歌手經營的YouTube頻道以「綜藝、娛樂、日常生活」為主,例如楊丞琳、玖壹壹、王心凌、陳零九等人皆從日常生活作為題材發想,錄製Vlog或簡單的綜藝節目,相關話題大約在網路上維持2-3日;網友能從影片中延伸出美妝、感情、健身等的話題,讓歌手在不同領域中獲得曝光機會。但也因為討論話題多元,網友較不會聚焦在音樂作品上。

剛結束個人演唱會的楊丞琳,拍攝的系列影片「RaiNie's Vlog」,多是自己在螢光幕後的生活點滴,七月到九月間,楊丞琳在網路上共累積160151則聲量,其中7627則是來自於「RaiNie's Vlog」系列節目。分析不同的影片內容,觀看數及留言數會呈現落差,例如日常生活類的「求婚日Vlog」與音樂作品類的「練舞幕後花絮紀錄」,影片分別吸引90萬及13萬的觀看人數,顯見YouTube觀眾對於日常生活的內容更感興趣。

玖壹壹去年曾嘗試製作YouTube節目,今年再度製作「今日玩瞎咪」系列節目,包含團員到台灣各地遊玩,與團員間的競賽等的綜藝節目內容。七月到九月間,玖壹壹的網路聲量共累積25156則,其中466則是來自於「今日玩瞎咪」系列節目。網友於影片留言區,話題主要圍繞在玖壹壹所展現的個人綜藝特質,以及團員之間有趣的互動模式。

Dcard網友針對「歌手轉戰YouTuber」的趨勢進行討論,超過50%的網友認為,現代人接收資訊的媒介與使用習慣的改變,歌手透過經營YouTube頻道增加網路聲量與曝光度,粉絲也能一探明星們的私下生活,拉近彼此距離;另有網友表示,相較於影片的主角,YouTube的觀眾往往更在意的是影片內容。

近期部份歌手發行新作品時,會安排與知名YouTuber合作進行網紅行銷,但常常因為YouTuber的個人特質過於強烈,觀眾反而容易忽略歌手的音樂作品。當歌手轉戰YouTuber成為新的嘗試,歌手如何在既有的粉絲基數下,觸及到新的觀眾,甚至將影片內容與音樂融合,讓觀眾感受到音樂與節目的共鳴,反饋在歌手的音樂作品,在節目內容的呈現需要有更多元的思考。

▲透過Spotify聲量與網路大數據交叉比對,發現歌手經營YouTube頻道,不會明顯增加音樂串流平台聲量,但能提升歌手的網路聲量與曝光度。(圖/資料照片)
▲透過Spotify聲量與網路大數據交叉比對,發現歌手經營YouTube頻道,不會明顯增加音樂串流平台聲量,但能提升歌手的網路聲量與曝光度。(圖/資料照片)

(本篇觀測數據為潮網科技透過網路大數據系統運算,包含Spotify串流聲量與網路大數據交叉比對的研究。)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