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情粽義 屏東新住民市集帶民眾體驗各國「粽」習俗

▲屏縣府新住民市集讓民眾藉由各國不同包粽手法體驗異國文化。(圖/屏縣府提供)
▲屏縣府新住民市集讓民眾藉由各國不同包粽手法體驗異國文化。(圖/屏縣府提供)

記者陳美嘉/屏東報導

台灣端午節的傳統莫過於包粽子、划龍舟,但其實亞洲很多國家也有包粽子的習俗,屏縣府新住民市集每月第2週星期日下午2點到6點,於孫立人將軍行館舉辦,配合端午9日邀請3位來自不同國家的老師,讓民眾體驗異國不同包粽手法,現場也有販售南越、北越的傳統粽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包粽子的傳統在亞洲國家,像是越南、泰國等十分普遍,但其口味、形狀和節慶習俗皆與台灣大有不同。社會處表示,為了讓民眾了解各國端午文化特色及差異,特別設立3個體驗攤位,來自中國的林峰要教大家做木藝創意香包、來自印尼的馬月娥要用印尼傳統椰粽編織法製做印尼魚胸章、而來自泰國的徐麗麗要以泰式包粽的方式將一塊錢包在裡面象徵祈福。

▲粽子是越南人的傳統餅類,是過年期間不可或缺的供品。(圖/屏縣府提供) ▲粽子是越南人的傳統餅類,是過年期間不可或缺的供品。(圖/屏縣府提供)

來自越南的新住民蘇玉英說,粽子是越南人的傳統餅類,是過年期間不可或缺的供品,而拜粽子的涵義是表現孩子對祖父母、祖先和天地的感激之情。越南粽普遍來說有兩種形狀,一種是圓柱形(南越粽),另外一種是正方形(北越粽),但是內餡大致相同,包括糯米、綠豆、豬肉和竹葉、芭蕉葉。

來自泰國的新住民徐麗麗表示,泰國通常在祭祀和潑水節時會拜粽子,象徵能帶來好運,一生順遂燦爛。而泰國粽以甜味為主,在包粽子前會先將糯米泡在椰汁,使其具有椰味清香,再用芭蕉葉包成立體三角形蒸熟,早期有蜜椰子和綠豆餡,現在使用的餡料變成多樣化。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