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廣場》川普發給以色列吞併巴勒斯坦的通行證?

▲橫亙在以巴土地之間的隔離牆。(圖/中東流浪者提供/想想論壇)
▲橫亙在以巴土地之間的隔離牆。(圖/中東流浪者提供/想想論壇)

文/中東流浪者

宗教聖城-耶路撒冷因川普的一句話,再度動盪不安。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川普在12月6日發表談話(link is external)決定,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是一件「早就該做的事情」,此舉符合美國的最大利益。川普還要求,美國務院啟動使館搬遷計劃,著手規劃、建造以及施工等事項。

川普也附帶但書說,此一決定不意味著美國不再支持以巴進行和平談判,美國將支持「兩國方案」解決巴以問題。

其實,遷館一事並非川普的創舉。早在1995年10月,美國國會就通過法案,要求政府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首都,並將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

▲橫亙在以巴土地之間的隔離牆。(圖/中東流浪者提供/想想論壇)

歐洲和阿拉伯國家紛紛提出警告

但因該法案在外交上極為敏感,歷任美國總統都不敢擅自妄動,而暫緩執行法案,每六個月簽定一次豁免聲明,以致法案從未曾實施。今年六月,川普還曾簽署備忘錄,暫緩遷館。半年後,川普翻臉比翻書還快,決定徹底執行該法案。

川普號稱繼續支持以巴和談的說詞,看在國際社會眼中,卻是完全不同的故事。

許多歐洲和中東國家紛紛警告美國,切勿採取會破壞中東和平的冒險行動;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將摧毀目前得來不易的以巴和談進展。例如沙烏地阿拉伯國王薩勒曼警告,川普的舉動將激怒全世界的伊斯蘭教信徒、打破美國幾十年來的謹慎政策,或將再次攪動中東局勢。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也致電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明確歐盟立場。她強調,耶路撒冷這個城市的性質應該通過談判來予以定義。她重申,歐盟致力於恢復有意義的和平進程,實現兩國解決方案。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更召開記者會宣讀聲明,表示反對任何可能危害巴以和平前景的單邊措施,強調實現巴以和平的「兩國方案」不可替代。

曇花一現的「兩國方案」

在討論兩國方案前,必須回顧以巴衝突的歷史。

1920年,英國以約旦河為界,把巴勒斯坦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稱外約旦(約旦王國),西部仍稱巴勒斯坦(以色列、約旦河西岸、加薩走廊)為英國委任統治地。原本英國人的目的是逐漸在該地區建立一個統一的國家,這就是所謂的「一國方案」。

然而,這片土地住滿不斷從歐洲湧入的猶太人和當地的阿拉伯人,彼此互相排斥,甚至爆發過數起激烈的種族衝突,導致阿猶之間的暴力衝突頻傳,這也注定了一國方案必定胎死腹中。

最後,在英美等國的主導下,聯合國在1947年通過了「181號決議」,規定巴勒斯坦在1948年結束英國的委任統治後建立猶太國(約1.52萬平方公里),和阿拉伯國(約1.15萬平方公里),耶路撒冷(176平方公里)國際化。

此一方案猶太人勉強接受,但阿拉伯人卻完全無法認同。阿拉伯人抗議,人口數量少的猶太人,為何分得的土地卻比阿拉伯人要更多。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國正式成立。原本歡欣鼓舞的獨立,卻帶來的血淋淋的戰爭。以色列成立的隔天,中東阿拉伯國家全面向以色列宣戰,「決心要把猶太人趕下地中海」。

但看似弱小的以色列在數次慘烈的中東戰爭中,存活下來了。幾次大戰後,真正存在的只剩下以色列,沒有巴勒斯坦國。至今,整個地區都處在以色列的軍事佔領之下。原本英美設計的「兩國方案」胎死腹中。

巴勒斯坦錯失了真正建國的機會

▲揮舞著巴勒斯坦國旗的小男孩。(圖/中東流浪者提供/想想論壇)

爾後,1974年聯合國催生出《巴勒斯坦問題的和平處置》(Peaceful settlement of the question of Palestine)提案。該方案主張,「將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建立為兩個政府,在雙方都認可的安全邊界上,和平共存」。同時,以聯合國第194號決議為基礎,巴勒斯坦的主權範圍在1967年六日戰爭之前的領土。

但該議案經美國,加拿大,以色列,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馬紹爾群島,帛琉否決而未通過。

實際上,「兩國方案」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皆存在爭議。以色列國內諸多傳統極右派猶太教政黨都極力反對「兩國論」,並根據錫安主義原則,主張整個聖地(今日巴勒斯坦全境,南北地區分為茱蒂亞、薩瑪利亞)均是以色列的領土,反對任何割讓土地;

以色列執政的右翼利庫德集團也曾反對巴勒斯坦立國,在1990年代後接受兩國方案,但不接受在1967年六日戰爭之前的領土由巴勒斯坦控制,並支持擴建(巴勒斯坦)的屯墾區。

在以色列獨立後,有一群阿拉伯人仍選擇留在原本的土地上,不願離開。這些阿拉伯人,成為當今以色列阿拉伯公民。這些阿拉伯裔公民被允許不用當兵,以免陣前叛逃或避免殘殺自己同胞,這群阿拉伯裔公民佔以色列總人口的20%左右。

這群阿拉伯人雖然在以色列社會中遭受種族歧視,但一些阿拉伯裔以色列人仍然認同應留在以色列,而不願意被劃歸巴勒斯坦統治。

因為,以色列阿拉伯人在政治及法律上擁有平等權利、並有基本法保障。對比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及哈瑪斯政府的暴力及貪污腐敗,生活在以色列的阿拉伯人在以色列社會中受到的歧視還比能夠忍受及改善。

至於巴勒斯坦,哈馬斯主張消滅以色列,也使以巴和談出現影響。

以色列用吞併方式,實現「一國」?

若「兩國論」行不通,「一國論」可以嗎?對以色列人而言,恐怕完全無法接受。一旦落實一國,一些過於敵視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將可擁有自由出入以色列的權利。

若以色列併吞巴勒斯坦,巴勒斯坦人對以色列的敵意會更深;且以色列建立隔離牆的合法性也大降(以色列建立隔離牆尚有正當性,因為隔離牆確實減少恐怖攻擊,最多被譴責乘機侵佔土地、重要水源及阻礙交通等問題);也就是說,以色列不能藉由對於外國人的防範與民主國家允許的合法歧視,來減少恐怖事件。

因此,對以色列而言,選擇現在的狀態:以色列為完整一個獨立國家,但透過軍事和屯墾方式,鯨吞蠶食巴勒斯坦,是符合當前利益。以色列想保持這種現狀,就需要國際社會,尤其是美國的支持。

巴勒斯坦人擔憂「國將不國」

在過去二十多年裡,美國人雖然在一再表示支持「兩國方案」。但卻反對巴勒斯坦單方面獨立建國,要求以巴和談為和解的基礎。

以色列也樂於如此,畢竟只要巴勒斯坦不真正獨立建國(至今只有名目意義),整片土地就在以色列的控制之下,以色列政府得以公然巴勒斯坦興建屯墾區、修築馬路,自由進出,一點一滴「融合」巴勒斯坦人的土地。

同時,以色列又可以對巴勒斯坦人的問題不管不問,畢竟他們不是以色列國民。這樣的好事,以色列人自然不願意發生改變。

但對巴勒斯坦人而言,川普宣布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這件天大事件,等同釋放出美國「放棄兩國方案」的訊號,也幾乎快成為壓倒巴勒斯坦人悲痛情緒的最後一根稻草。

對巴勒斯坦人而言,美國光明正大、不帶一絲模糊力挺以色列,宛如讓以色列拿到更多吞併巴勒斯坦的通行證。這張通行證,將要把巴勒斯坦人全部趕出原本定居的土地,拱手讓給以色列人。

如今,不少巴勒斯坦人已開始擔憂,巴勒斯坦「國將不國」,恐怕得要「做一些什麼事」,才能讓世界看到他們的憤怒和沸騰到極致的熱血。這股狂亂的憤恨情緒,曾出現在1987和2000年的兩次「巴勒斯坦大起義」上。

●作者:中東流浪者

流浪在近東地區的台灣人

●本文由《想想論壇》授權刊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觀點》開拓不同的視野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public@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