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唐湘龍/台灣史比例應該大幅減少

▲近日有課綱審議委員提案,希望提高台灣史比率為二分之一,圖為教育部長葉俊榮。(圖/ NOWnews 資料照)
▲近日有課綱審議委員提案,希望提高台灣史比率為二分之一,圖為教育部長葉俊榮。(圖/ NOWnews 資料照)

文/唐湘龍

課綱審議委員提案,又提案,要把國中歷史中的台灣史比例從三分之一,提高到二分之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基本數學題:二分之一減三分之一,答案是多少?六分之一。這增加的六分之一內容要從哪裡減少?當然是世界史。尤其是中國史。

當台灣史被獨立在中國史之外,認同危機已經深化到自我扭曲、異化,成為另一種振振有詞的自我催眠、洗腦。除了政治之外,在任一個層面,對受教的孩子都是重傷害。

簡單表達我的立場。台灣文史,我讀得算多。比多數多數多數人都要多。我浪費了很多時間。今天,國中小都一樣,文史教材中的「台灣」,比例不是太低,而是太高。課審如果要檢討,應該要減少,而不是增加。不只應該要減少,而且要大幅減少。

這是政治問題。非常政治。

看看2015年的「反課綱運動」就知道了。這個問題如果問不同政治立場,答案一定非常不一樣。

這個「不一樣」,深深困擾著台灣。今天教育現場的大問題之一 ,就是親、師、生三方都在為這個「不一樣」找出路。每個人看到了危機。

從李登輝時代後期開始調整,台灣基礎教育裡,文史課程的「台灣」,比重不斷拉高。這不只牽涉要讀多少「台灣」,更牽涉到要如何讀「台灣」。從「同心圓」的概念出發,每個人的認知心理當然都是由近而遠,由親而疏,一層一層往外擴張,這是常識。這好像是常識。

但其實不是。

「同心圓史觀」的最大困擾不在於圓心在哪裡,而在於政客和意識型態掛帥的偽學者,要把圓心畫多大。如果把一個圓的圓心點不斷塗黑放大,而同心圓的其他部份不成比例縮小,那畫出來的圖案就不再是個圓。而是一大坨的黑點,和一點留白。像是日環食一樣,同圍的那一圈餘亮,是全部的希望。

簡單講,台灣話、台灣文、台灣史,根本不值得,一點點都不值得,讓我們的孩子耗費如此大量的青春菁華,去學、去讀、去記憶。這樣教出來的孩子,就算天然獨,更可能是天然廢。

這種討論如果要公共化一點,讓公民感更深刻一點,那就必須專業而深入,不能只是訴諸直觀,當做是一種政治喜好上的選擇。現實點說,台灣文史教育要從中國文史教育裡切割,形成另一套獨立的民族精神系統,根本就是教育為政治服務。犧牲孩子未來的客觀需要,把孩子鎖在當下的仇恨記憶。

台灣文史就是地方文史。對孩子的精神建構而言,這個認識是必要的。但精簡就好。如果真的「天賦異稟」,對台灣四百年勉強堆疊出來的一切,有濃到化不開的情感和興趣,那就當選修。最好連選修都不必,像我一樣,自修。把如此淺薄而且和國際趨勢脫節的內容全部塞進孩子的腦袋,根本是殘害。一種世代間的精神屠殺。如果要問台灣教育出了什麼問題?不是「台灣化」,而是「去中國化」。而是把台灣和中國切割處理。把濃到化不開的文化紐帶淡化處理。這種處理,讓佔用學生非常多時數的文史課程內容,充斥著垃圾。而且逼著孩子一定要把垃圾當黃金。

從現實角度來說,這種明顯夾帶「去中國化」的教育現場有教好母語嗎?沒有。有教好母文嗎?沒有。有教好母史嗎?更沒有。徒然為一些原本程度極差的學者在政治正確上找到了工作出路。到了大學階段更是如此,台灣文史系所如雨後春筍,一個一個冒出來。但現在,又一個一個無以為繼準備縮編、裁撤。

再從更現實的角度來說,美國各州的歷史教育,是以美國史、世界史為主,還是以各州的州史為主?中國的文史教育是以中國史為主,還是各省的省史為主?時間有限,課綱安排的最基本邏輯就是「排擠效應」,有時間「排擠效應」,就必須要有優先順序。以當下世代孩子需要學習的「知識裝備」之多,中國史、世界史都怕讀不完、讀不好了,哪裡還有時間去浪費在台灣文史上頭?

把一個地方文史放大成為國家文史,把一些鄉土趣味典故,發泡成為文史教育的主菜,實在變態。小事變大事,小人物變大人物,材料不足,勉強小題大作,枯燥乏味無比,除了自我放大的爽快感,看不出意義,更看不出好處。把許多根本不是常識的小知識,放大成「台灣人」必讀必懂的「大知識」,就是把一個小圓心不斷塗黑放大,讓中國史、世界史相對消失。

什麼是文革?這就是文革。徹徹底底。一股文史教育裡的逆流,單向、錯誤。

這是政治。文史教育變成政治攻防的重點。所有關于教育的人事與內容,都會引發激烈鬥爭。這是統獨之爭嗎?表面上是。但更深刻來講,這是決定給孩子垃圾或是黃金的鬥爭。統獨邏輯,混淆了這個問題的嚴肅意義。

如果你是父母,別再把孩子的黃金時間浪費在多數是垃圾的材料裡。台灣文史如果有特別值得學習的成分,那是因為裡頭的「中國文史脈絡」。調整課綱?我完全贊成。請把台灣史比例砍一半,台灣史六分之一,中國史三分之一,世界史二分之一,讓圓心像圓心,微小但重要。

●作者:唐湘龍/資深新聞工作者、政論節目資深評論員、電台節目主持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觀點》開拓不同的視野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public@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