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召少、通訊裝備落後 學者:後備戰力戰時恐成為累贅

▲2018年元旦起開始實施募兵制,義務役男需服4個月軍事訓練役。(圖/軍聞社提供)
▲2018年元旦起開始實施募兵制,義務役男需服4個月軍事訓練役。(圖/軍聞社提供)

記者呂炯昌/台北報導

媒體報導,由於少子化造成人口銳減,加上後備軍人教育教召次數少,國防戰力拉緊報。學者表示,後備軍人在訓練天數、訓練方式、編成運用、通訊裝備等方面,確實存在若干亟待解決的問題,後備戰力在戰時恐怕會成為累贅。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政基金會外交及國防組高級助理研究員揭仲表示,目前我國後備軍人的教育召集,原則上是以退伍8年內中低專長義務役實施2次、中高專長志願役實施4次,每次約5到7天,遠低於美國的每年39天,新加坡的退伍10年內每年最多40天,與以色列的退伍三年內每年18到28天。揭仲指出,更令人擔憂的是,國防部所列管退伍八年內的後備軍人,實際上只有四成曾接受過教育召集。

揭仲表示,我國後備軍人的教育召集訓練科目較為單一,以兵器的熟悉與保養為主,缺乏戰術訓練,也缺乏和與其他單位、兵種的協同訓練。此種情況在後備軍人是由曾在軍中服役至少一年,服役期間有機會接受完整基地訓練之義務役與志願役官士兵組成的情況下,還勉強可以接受。但在一年期義務役已於2018年全數退場,未來後備軍人的組成,將逐漸轉變為僅接受四個月軍事訓練役的人員為主力後,前述教育召集科目過於單一的影響,會變得十分嚴重。

揭仲指出,隨著共軍對台灣實施立體垂直與「岸對岸」登陸的能力提升,國軍已開始考慮將若干步兵旅,依戰況前推至決戰地區,併同常備部隊實施打擊任務。後備軍人所配備的指揮通訊系統若因預算不足、無法更新,戰時就無法和軍團司令部與各常備旅日後預定換裝的C4ISR系統,進行即時的情資交換與整合,則不僅無助於反擊力量的提升,後備軍人戰時反而可能形成負擔。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