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瞄準對方 中印潛藏戰爭風險

印度向美國採購C-17運輸機,能夠強化中印邊界戰略運輸能力。(圖/波音公司 , 2017.7.18)
記者呂炯昌/綜合報導-2017-07-18 10:40:29
中國大陸6月在中國大陸、印度與不丹交界的洞朗高地開路,不丹政府向印度求助,印度派兵前往洞朗阻止,中印軍隊陷入對峙局面,爆發55年來最嚴重邊境衝突。中國大陸與印度之間邊界長達3500公里,雙方各自宣稱擁有部分邊界地區主權,成為引爆衝突的潛在導火線。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邊界衝突起源

為了經營貿易,統治印度的英屬印度政府、西藏地方政府與中華民國政府於1913年至1914年間在西拉姆舉行會談。英國與西藏政府同意根據「麥可馬洪線」(McMahon Line)將喜馬拉雅山以南劃為印度領土,但是卻遭到國民政府反對,不承認英國與西藏地方政府的領土主張。

麥可馬洪線其實是一條牽強附會和粗製濫造的邊界線,因為各國對該線理解不同,成為日後中印邊界衝突的起源。面對領土爭議,北京與新德里方面抱持不同立場,中國大陸主張透過談判協商尋求妥協;印度立國以來則不承認有領土爭端,並將爭議土地都劃入領土之中。

中印核武瞄準對方

1962年中印爆發邊界戰爭,戰爭失利的印度加速向莫斯科靠攏,1971年印度與蘇聯簽署《印蘇和平友好合作條約》,印蘇此後長期保持著涵蓋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的特殊關係。

1964年中國大陸在羅布泊成功核試爆後,印度受到極大震撼,加速發展核武,1974年成功核試爆,成為核子俱樂部成員。印度彈道飛彈除瞄準巴基斯坦外,更瞄準中國大陸,以作為對中國大陸的核威嚇,並拒絕簽署核子不擴散條約。

中國大陸支持印度的宿敵巴基斯坦,除了提供軍事援助外,更暗助巴國發展核武。1998年5月印度實施5次核試爆,巴基斯坦也不甘示弱回應6次核試爆,讓南亞成為核戰的高風險區。

印度軍事現代化針對中國大陸

冷戰期間,印度70%以上武器裝備來自蘇聯。冷戰結束後,美印關係改善,自2008年以來,印度大約向美國採購了超過100億美元的軍事裝備。印度採購美國武器一方面是分散武器來源,避免劣質的俄系武器拖垮後勤;二方面,透過與美國合作對抗中國大陸軍事威脅。

印度除了在中印邊界部署重兵外,2011年花費10億美元向美國採購10架C-17運輸機,希望提高印度的戰略運輸能力,制衡中國大陸在邊境地區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

但是中國大陸對印度威脅不只來自北方,為了突破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封鎖,另闢新戰場、開啟新的貿易路線,中國大陸提出「一帶一路」戰略。不過,由於「一帶一路」將印度洋納入藍圖中,積極推進印度洋週邊的港灣援建,並大舉在巴基斯坦投資中巴經濟走廊,途經巴印爭執不斷的喀什米爾地區,並打算在喀什米爾興建「迪阿莫-巴沙大壩」(Diamer-Bhasha Dam),讓印度大感緊張。

印度透過強化日本與印度關係,以對抗崛起的中國大陸。17日剛落幕的馬拉巴爾(Malabar)聯合軍演,美國與印度都派出航空母艦參加,日本也派出「準航艦」出雲號直升機護衛艦參與演習,規模堪稱史上最大,透過軍演深化合作牽制中國大陸的意味相當濃厚。

中國大陸與印度空軍都有Su-30戰機。圖為印度空軍Su-30MKI戰機。(圖/印度國防部 , 2017.7.18)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面對邊界爭端 中印鬥而不破

除了邊界爭端外,中印兩國都是崛起的大國,兩國在國際經貿領域上時有合作也時有競爭,這也正是近年來中國大陸與印度關係發展的最佳寫照。面對爭端,兩國都不願爆發大規模軍事衝突,印度希望與中國大陸經貿合作,以縮短逐年擴大的貿易逆差,並由陸資企業協助印度發展基礎建設發展。北京方面也不希望軍事衝突而拖累經濟發展,因此兩國都將抱持著鬥而不破的戰略格局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民調中心

  • 網友呼籲修法,「虐童致死者唯一死刑」」,你支持嗎?

    支持,虐童致死唯一死刑,才能有效嚇阻。
    反對,威權時代才有唯一死刑,法治國家還是應讓法官有量刑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