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選戰系列/國民黨打國旗牌的得與失

藍營10日下午在國父紀念館舉行「愛國旗愛國家國慶大會」。(圖/記者葉滕騏攝.2018.10.10)
藍營10日下午在國父紀念館舉行「愛國旗愛國家國慶大會」。(圖/記者葉滕騏攝.2018.10.10)

記者葉滕騏/專題報導

2018年九合一選舉,對於國民黨來說,可算是一場驚奇的期中選舉。反空汙、反核食和反深澳電廠三公投成案,高雄市長選舉颳起「韓流」效應,加上民進黨執政環境大不利,讓國民黨在「空戰」的新聞議題上打了一手順風牌。而在鞏固藍營基本盤上,黨主席吳敦義自上任以來,在許多場合都提及國民黨過去對台灣的貢獻,希望以「中華民國牌」、「國旗牌」喚回藍營基層與黨的情感連結,在選戰中起到一定作用。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年適逢故總統蔣經國逝世30週年,配合年底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在年初除了固定每年的桃園慈湖謁陵外,也擴大舉辦一連串紀念活動。10月25日臺灣光復節當日,冒著被外界批評的風險,首度率黨務主管到中正紀念堂向老蔣獻花。黨務人士表示,當時確實有考量社會對轉型正義的觀感,但黨中央評估,兩蔣確實對台灣有貢獻,打出「老蔣牌」對於呼喚藍營歸隊,仍是利大於弊。

另外一位打「中華民國牌」和「國旗牌」最明顯的是台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論述確實拉到了藍營的選票。丁陣營輔選幹部也透露,丁守中主打國旗牌就是要鞏固基本盤,在文宣設計上用了大量國旗元素、舉辦國旗派對活動、選在雙十節成立競選總部,都是宣示自己代表「正藍」的身份。

在這場選戰中,想要如同柯文哲一般,能夠藍綠同吃的候選人是鳳毛麟角,以目前態勢來看,恐怕只有「非典型國民黨」的韓國瑜有同樣的能力。無論國民黨中央或是丁守中,採取鞏固基本盤、爭取中間選民是最穩妥,也是選戰教科書的戰法。但如果把範圍拉大觀察,中華民國牌或是國旗牌在鞏固和喚醒藍軍基本盤雖然有一定效果,但是卻無法激起大片漣漪。

台灣民眾對於國旗的認同是非常微妙,當看到國家隊在國際賽場上征戰時,國旗就代表著「我們」的認同感;但國旗在選舉中,被單一政黨拿來象徵自己的身份,民眾心中又是另外一種感覺。再回頭看這次選舉的新聞議題焦點-「反空汙」和「北漂青年」,關係的是民眾健康、經濟發展和青年就業等問題,而非意識形態認同之爭。

國民黨很清楚,這次選戰主軸是「對蔡政府執政的不信任投票」,民進黨執政兩年多來,在年金改革、一例一休、司法改革和能源政策等各議題戰場,累積的傷害勢必在年底選戰一次爆發。但國民黨僅只是指出問題,卻未明確提出解決方針或是提出的解決方式,讓民眾仍存有疑慮。例如,不要燃煤發電就要用核能發電?兩岸關係急凍就必然得接受「九二共識」?

在最近二次選舉中可以發現,意識形態已經不是選舉勝負的關鍵,而是民眾期待出現帶給台灣社會正向改變的政治人物或政黨,而這正是國民黨最缺乏的部分。只靠民進黨執政不力而勝選就是看天吃飯,期待民眾認同中華民國和國旗就認同國民黨,就剩下經歷過往日榮景的老一輩,對於未來的年輕選票根本毫無吸引力。

北漂青年議題的延燒,其實給出了一個重要的啟示,韓國瑜雖然代表國民黨,但同時他又是「非典型國民黨」,在被視為民進黨大本營的高雄選戰中,淡化了藍綠意識形態的色彩,點出長期以來北漂青年問題,打動了離鄉背井南部青年的心,因而在新聞媒體、網際網路上成為熱潮,從青年族群影響到中老年族群,進而形成漣漪效應。

如無意外,北漂青年也將會是明年總統大選的焦點議題,而在全國性選舉中,又要用什麼議題來爭取除了北漂青年之外民眾的支持?問題關鍵始終在於台灣未來整體經濟發展。國民黨在2018年選舉聲勢看好,縣市長席次有望成長,但除了鞏固基本盤找回信心外,年底選舉一結束,也應提前思考重返執政時要端出的政策論述,只靠以往偏向意識形態的選戰方式,已經不符合目前選舉的潮流,也難以喚起民眾的共鳴。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