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自身的經驗創主角 導演:深入外太空他才覺得自己活著

▲《星際救援》劇照(圖/双喜)
▲《星際救援》劇照(圖/双喜)

文 / iLOOK電影雜誌

《星際救援》人物塑造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共同參與編劇的葛雷與格羅斯兩人憑自身的經驗創造了主角羅伊。葛雷說:「我認為羅伊集結了我認識的每一個人的特質,包括我自己在內,他有個目標,但是又不確定到底在哪兒。羅伊自以為知道他想要什麼,甚至也有點小成就了,但是很明顯他就是缺少了點什麼,他內心有個破洞需要被填補,而他卻難以言喻。」導演葛雷繼續表示:「所以這部片的重點就是要填補這個破洞,描述他的孤獨、他的形單影隻、他空有許多資訊卻無法跟別人溝通。人與人的互動愈多,風險就愈大,任務的危險性也愈高,對他個人的風險也會更大,所以他遇到了很多人,卻不在乎他們的現實人生。」

▲《星際救援》劇照(圖/双喜) ▲《星際救援》劇照(圖/双喜)

格羅斯解釋說:「羅伊只有在脫離地球的大氣層、深入外太空去探索時,才覺得自己完全有活著的感覺;他要這樣才覺得自己活著。他在地球時,和名叫伊芙(麗芙泰勒 飾演)的女子交往,兩人彼此關心,但是他心裡好像卡了什麼東西一直在疏離他們兩人。這個起因就是他爸爸——因為他爸爸多年前拋棄了他,才導致他在人生中無法擁有親密感,就跟他爸爸一樣。」

導演葛雷說:「所以他不只是獨來獨往,還可以說他是寧可孤僻,至少在這部片的前半段是如此,而且他必須解決自身的問題;事實上,若你有很多事都不能告訴別人,凡事都得保密,就會讓人異常地焦慮,無法坦白自己。」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羅伊整個人都隨時都被監看著,導演表示:「目的是要記錄他的心理狀態;老實說,在這樣的情況下,羅伊跟計畫都可能出大錯。他要拼命查出他爸爸的下落,離開地球前進太空,要離開他生活的土地,所以有很多事是他要承擔的,我覺得他是有點崩潰的,他的心理狀態比起他的身體狀態應該更危險。」

▲《星際救援》劇照(圖/双喜) ▲《星際救援》劇照(圖/双喜)

編劇格羅斯補充道:「在過程中,羅伊發現他有點變成跟他爸爸一樣,他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他不想跟他爸爸一樣背離了自己的人性,而他最後決心返回地球,不再害怕跟別人的關係親密。」柯利弗德的靈感來源不只是康拉德,還有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葛雷說:「我很喜歡〈白鯨記〉這本小說,我一直覺得柯利弗德是類似亞哈船長的角色,他鬼迷心竅地追逐著記憶中的『白色鯨魚』,試圖找到可愛的小異形來解救我們、給我們答案。」

▲《白鯨記》(圖/網路)

格羅斯解釋說:「羅伊的爸爸柯利弗德想當第一個在地球以外發現有意義生物的人,但是許多年過去了,參與利馬計畫的人多半都幻滅地認定沒有別的生命跡象。但是柯利弗德是個自負的人,他下定決心不輕言放棄,即使他的團隊都死光了他也要留在外太空,繼續尋找地球之外的生命。他顯然不在乎地球上的任何人事物,他不在乎利馬計畫其他科學家的性命,他什麼也不在乎。」

關鍵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