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黎榮章/口罩之亂後,兩岸協商無法迴避?

▲針對「小明的故事」,前總統馬英九批蔡政府,民粹碾壓人權,歧視凌駕人道。(圖/記者陳聖璋翻攝)
▲針對「小明的故事」,前總統馬英九批蔡政府,民粹碾壓人權,歧視凌駕人道。(圖/記者陳聖璋翻攝)

文 / 黎榮章

肺炎疫情發展至今,政府面臨的工作除了防疫,更有其他衍生問題亟待解決,口罩需求聲量近日下滑明顯,取而代之的則是兩岸在防疫工作上面臨的艱鉅挑戰,如台商包機、陸配子女返台、台商復工等。兩岸任何問題都難撇開敏感的政治考量,處理上絕不如對日本鑽石公主號郵輪那麼單純,過程也常無法符合「公開透明」標準,政府要處理好相關問題、說服所有國民,可說是困難重重。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觀察武漢肺炎主要子議題聲量趨勢,明顯可以看到,口罩的討論高峰期落在2月初那幾天,2月6日口罩7天內限購2片的政策上路後,討論聲量就遞減,網路焦點漸漸轉移。陸配子女返台問題,則是從11日陸委會政策「1日3變」開始,到隔天中央防疫指揮中心宣布緊急撤回相關規定,指揮官陳時中說出「當初沒有選擇我國國籍,就要承擔自己的選擇」,讓討論衝到最高點,陸委會主委陳明通舉例的陸配子女「小明」,也瞬間成為全國最紅的小孩。

▲武漢肺炎相關子議題 網路聲量趨勢(圖/ Quickseek 提供)

觀察近來網路熱門議題的聲量佔比,「口罩」討論佔比仍高達66.7%,超過一半以上,畢竟口罩與所有民眾切身相關,比起關不關心政治、在不在意人權問題,每個人生活中都更容易碰上「去醫院看醫生得戴口罩才能進去」、「搭公車不戴口罩被側目」等狀況。

而「陸配子女返台」在所有網路熱門議題聲量居次,其他議題如「台商問題」、「學校開學」、「社區感染」等也逐漸浮現,顯示口罩實名購買政策定案後,除了排隊再排隊之外,已沒有回頭的可能,民眾很快進入一個短暫的穩定期,陸配子女返台、台商相關問題佔比超過25%,兩岸問題恐怕正在捲起下一個風暴。

▲武漢肺炎相關子議題 網路聲量佔比分析(圖/ Quickseek 提供)

在QuickseeK網路趨勢詞彙的分析中,「口罩」成為武漢肺炎相關討論的趨勢下降詞第一名,證實防疫的風向正在轉變。而趨勢上升詞排行前面的則有「子女」、「國籍」、「陸配」,顯示大家對「小明的故事」引發的論戰非常關心,而有關社區感染的討論趨勢也緊急上升,在日本各地陸續出現傳染途徑不明、疑似社區感染的情況後,台灣人也開始緊張,17日台灣首個死亡的白牌車司機案例,19日北部婦人兩年無旅遊史的確診案,更讓台灣人再度感覺疫情陰影仍在上空盤旋未遠去,若恐慌情緒擴大,難保不會再刺激搶購潮,讓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資,以及衛生紙、尿布、泡麵等民生必需品供給再度陷入緊張。

▲武漢肺炎 網路討論趨勢詞彙分析(圖/ Quickseek 提供)

武漢肺炎疫情開始以來,政府就厲行各種果斷措施,「大政府」作風也引發正反兩極評價,從禁口罩出口被范瑋琪批「低俗臭流氓行為」,到最近陳時中的「國籍自己承擔」說,遭馬英九指責「讓民粹輾壓人權」,論戰的核心議題其實相同,就是「人權倒退」與「防疫優先」的兩端拔河。

主張人權者認為,防疫決策應由專業主導,不該受政治左右,仇中情緒過度民粹;而主張防疫優先者,認為非常時期防疫能量有限,應以國內為主,行有餘力才援外,況且中國處理疫情的同時,仍強力持續杯葛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阻撓台灣接收最新的疫情資訊,防疫問題根本脫不開政治。

從數據上看到的趨勢是,未來台灣防疫若再升級,社區感染疑慮必然增加,兩岸需要協商的問題也可能不得不面對,台商無論是要去、要回,「小明們」如何合理看待和處置,考驗執政者的能耐和遠見。

●作者:黎榮章/ Quickseek輿情大數據創辦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