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封鎖防控 解封反釀疫情再起

▲不少國家實施封鎖限制措施來控制疫情,但也有部分國家太早鬆綁,反而造成疫情再起,又再度面臨封城控疫的局面。(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不少國家實施封鎖限制措施來控制疫情,但也有部分國家太早鬆綁,反而造成疫情再起,又再度面臨封城控疫的局面。(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要聞國際中心徐筱晴/綜合報導

近日台灣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有趨緩跡象,希望將警戒降級的聲音也隨即響起。疫情在全球延燒之際,不少國家都曾經實施封鎖等限制措施來控制疫情,但也有部分國家太早鬆綁,反而造成疫情再起,又再度面臨封城控疫的局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英國三度封城 變種病毒肆虐解封延後

英國至今封城三次,首次封城是在2020年3月,要求民眾除非必要活動,否則盡量待在家中。學校教學採用線上進行,餐廳只能外送,非必要商家也都得暫時停業。目前英國正值第三次封,原訂於21日要解除封城,但因為Delta變種病毒持續肆虐,相關個案數快速攀升,甚至還有傳出將近3成感染Delta變種病毒而死的病患,都已經完成接種新冠疫苗。除了顯示出變種病毒可能會影響疫苗防護力,更打亂了英國原先的解封計畫。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14日宣布將最後階段解封計畫延後四周,直到7月19日才可能全面解封。

法國錯估情勢 三度封城學習與病毒共存

同樣也實施過三次封城措施的法國,在2020年3月第一次實施封城,相對於當時歐洲疫情最嚴重的義大利,法國確診人數僅排名全世界第六。但是到了2021年4月,這時法國累計確診病例逾470萬人,超越俄羅斯,成為全球第四大疫情嚴重國家。法國總統馬克宏強調「再也沒有地區能置身事外」,進行全國第三度封城,與此同時加快疫苗接種速度。

從第一次封城到三度封城,法國認知到「應該學會與病毒一起生活」,因此從嚴格的封城規定,到考量到經濟實施的佛性抗疫措施。有調查研究顯示2020年第一次嚴格的封城措施挽救了6.2萬人生命,但全面封城的成本,一個月上看110億歐元(約台幣3680億元)。

有鑑於近日疫情改善速度高於預期,法國總理卡斯特克斯(Jean Castex)宣布於本週解除2個抗疫措施,分別是室外強制配戴口罩以及晚上11時宵禁,比原先預定的7月1日還要早。

▲法國解封第二階段上路,餐廳、酒吧人潮洶湧,政治人物與民眾開心高喊「重獲新生」。(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法國近來疫情趨緩,本週將解除「室外強制配戴口罩」以及「晚上11時宵禁」等2項抗疫措施。資料照。(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馬來西亞二度行動管制令 為經濟放寬封城措施

馬來西亞過去靠著時任首相馬哈迪(Tun Mahathir)當機立斷限制外國人入境、加強邊境管制,在疫情初期交出漂亮成績。但是在2020年3月時清真寺萬人大集會讓疫情一發不可收拾,馬來西亞當局宣布實施行動管制令(MCO),利用管控企業運作、停課、禁止出入境等嚴格措施,達到大幅抑制疫情的效果,也讓清真寺感染群後續散播狀況獲得控制。

除了去年3月實施的第一階段行動管制令外,馬來西亞多次為經濟而放寬措施,允許部分經濟活動。今年5月開齋節迎來一波回鄉潮,馬來西亞當局為了提振經濟,加上體諒民眾思鄉情緒,雖然有明文規定佳節期間的防疫規定,但是執行效率相對鬆懈。而長期抗戰後的人性倦怠,以及當局錯過防疫與提振經濟的平衡黃金奇,讓疫情爆發至最高點。當局今年6月再度實施全面封鎖行動管制令,但6月迄今每日新增確診人數介於5000至8000多人之間,原訂僅實施2週的行動管制令,延長至28日才有可能解除。

新加坡果斷抗疫 封城禁令不手軟

先前同樣與台灣身為防疫模範生的新加坡,先前也陷入水深火熱,2020年3月之後,新加坡疫情漸居嚴峻,群聚感染四起,讓新加坡急忙將對外防疫牆轉向內,關閉非必要服務商店、學校等措施來控制疫情。

在2021年5月14日當天,確診增加24例,其中大都是傳染力極高的Delta變種病毒,且許多感染源不明。新加坡政府當機立斷,祭出長達將近1個月的防疫禁令。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分享新加坡抗疫手法,表示「主要靠3件事情,包括檢疫、接觸者疫調、疫苗接種」並強調這些措施在未來必須做得更快更廣。

日本三度緊急事態宣言 民眾防疫疲乏

日本2020年1月16日發現首例確診案例之後,至今已經發布3次緊急事態宣言,經歷4波疫情高峰。最初疫情擴散原因除了早期對新冠肺炎不了解,以及日本職場「社畜」風氣,讓病毒快速傳播。北海道率先自行宣布「緊急事態宣言」,隨著其他地區疫情持續擴散,日本政府才在2020年4月7日宣布第一次「緊急事態宣言」,持續了1個半月才全數解禁。目前正值第3次緊急事態宣言期間的日本,近來全境新增確診病例數有減少跡象,日本政府決定除了沖繩縣以外,其餘都道府縣將轉為「防止蔓延等重點措施」。

但是「緊急事態宣言」與其他國家「封城」相比,較無強制性,日本單靠民眾「自肅」控制人流,卻在每一次緊急事態宣言解除之後,疫情都會有升溫跡象。再加上變種病毒來勢洶洶,日本政府也祭出新版「防疫三法」嚴格規定檢疫等事項。不過目前日本政府三度發布緊急狀態,但是日本民眾也開始對自肅感到疲乏,假日出遊人潮逐漸增加,大眾對於疫情警戒心也明顯鬆懈,讓緊急事態宣言效果不如以往。

▲日本目前包括東京都在內共有10都道府縣適用「緊急事態宣言」,但排除較晚納入的沖繩縣,9地疫情未見明顯改善,日本政府已原則決定,將把宣言解除日從5月31日延後到6月20日。圖為日本首相菅義偉先前發布緊急事態宣言。(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日本三度宣布緊急事態宣言,但是民眾對於「自肅」感到疲乏,導致效果不佳。資料照。(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先前印度也曾經全國進行封鎖,當時連返鄉的民眾要回家都相當困難,但在疫情趨緩時,卻又因為選舉活動造成確診數再度飆升,不少地區隨即要求再度封城。許多國家因為反覆疫情導致解封不久又重新封城。在疫情初期也有專家指出解封又封鎖、防疫放鬆又收緊這樣的模式會不斷出現,《德國之聲》先前報導指出,封城雖然能夠控制病毒傳播,卻往往也會衝擊經濟與生計,實施嚴厲封城手段就宛如雙面刃。也讓外界憂心一旦防疫限制放寬,要再回到限縮防疫規定恐怕會相當困難。

▲各國多次採取封城控疫,但往往解封又會再次迎來下一波疫情。(圖/NOWnews自製圖)
▲各國多次採取封城控疫,但往往解封又會再次迎來下一波疫情。(圖/NOWnews自製圖)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國外入境後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