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十大財經新聞 台股曾單日爆跌逾千點又登上萬八

▲2021年將結束,回顧這一年財經大事,相信又以台股驚驚漲最令股民有感,曾盤中一度暴跌逾1400點,之後再登萬八,並以以18218.84點封關。(圖/NOWnews資料照片)
▲2021年將結束,回顧這一年財經大事,相信又以台股驚驚漲最令股民有感,曾盤中一度暴跌逾1400點,之後再登萬八,並以以18218.84點封關。(圖/NOWnews資料照片)

記者顏真真許家禎/台北報導

2021年即將結束,回顧2021年十大財經新聞,相信台股讓股民最有感,這一年如坐雲霄飛車,上半年站上萬七後,因本土疫情盤中一度暴跌1418點,創下台股有史以來最大跌點,之後又重新攻上萬八,更以18218.84點封關,累計全年大漲3486.31點,年漲幅達23.66%;台灣護國神山台積電股價站上600元大關,更確定要在高雄設廠,年中更與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共同採購BNT新冠肺炎疫苗,並捐贈給政府,讓民眾可以早日施打疫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在臉書宣布將更名「Meta」,科技大廠爭相布局,掀起元宇宙熱潮,相關概念股更熱起來;鴻海集團則進軍電動車,與裕隆集團合資成立的鴻華先進,並發表3款新車;國內大型併購案也不斷,不僅富邦金成功併購日盛金,為國內首宗「金金併」,全聯福利中心亦砸重金買下大潤發,為零售市場投下震撼彈,就連家樂福也傳要賣,買家包括統一、遠東集團等,更牽動國內零售市場版圖變化。

當然,除了台股驚驚漲,2021年新台幣兌美元更升值了8.18角,升幅達2.95%,尤其下半年「27字頭」幾乎成常態,也讓日圓換匯價來到「0.24」字頭,創逾15年新低價,新台幣1元可換到逾4元新台幣。不過,在量貨寬鬆貨幣政策及疫情之下,也讓通膨率節節高升,台灣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2.84%,再次突破2%的通膨警戒線,更創下逾8年半新高紀錄;物價走揚,房價也持續走高,政府持續祭出打炒房措施,不僅實價登錄及房地合一稅2.0於7月正式上路,央行12月推出第四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內政部也通過修法,全面限制預售屋及新建成屋換約轉售,並建立檢舉獎金機制,防杜住宅淪為炒作工具。

事件一:台股驚驚漲!疫情曾暴跌千點 人人搶當「航海王」
2021年首個交易日收在14902點,台股這一年就這樣一路驚驚漲,上半年漲到萬七。期間遇上本土疫情,5月12日盤中暴跌1418點,創下台股有史以來最大跌點,跌幅達8.55%,但7月15日又登上萬八關卡。而權值股台積電在年初站上600元,成為零股交易投資人的最愛。至於股王也交棒!從大立光變成矽力,而矽力股價也從年初3000元飆到至今的5000元上下。還有,全球塞港缺櫃讓今年航運股大爆發,長榮、陽明與萬海股價從40元上下到現在衝上200、300元,航運股一度也占大盤成交比重超過4成,人人搶當「航海王」成為台股過去從未見過的景象。

事件二:1年升8.18角!新台幣重返「27字頭」創逾24年新高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加上美國大灑幣,美元走弱,台灣疫情相對控制得宜,經濟基本面表現亮眼,出口大幅成長,台股飆高,熱錢湧入下,新台幣兌美元這一年來也大幅升值了8.18角,也成為地表屬一屬二最強貨幣之一。2020年封關收盤價還在28.508元,2021年首個交易日收在28.424元,但隨後開始往「27字頭」前進,4月26日收盤價重返「27字頭」,創下1997年7月28日以來、近24年新高,而6月1日盤中更一度來到27.502元,也改寫逾24年盤中新高價,6月11日收盤價也見到27.631元再創逾24年新高紀錄。也因為新台幣走強,吸引民眾趁勢進場撿便宜搶換匯,尤其日圓也走貶,日圓換匯價亦持續創新低,並已見到「0.24」字頭,新台幣1元可以換到4日圓現鈔。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表現。(圖/記者顏真真攝)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表現。(圖/記者顏真真攝)
事件三:台灣零售通路大洗牌!全聯砸115億併大潤發 家樂福也要賣? 
國內超市龍頭全聯福利中心在2021年10月22日晚間無預警宣布將併購大潤發,為零售市場投下震撼彈,全聯董事長林敏雄更透露此合併案共花費約115億元,未來初期將採雙品牌經營,大潤發也不會改名。而在吞下量販型態的大潤發後,全聯霸主之姿將更難被撼動。不過,市場也盛傳統一集團為保有「龍頭」地位也有意買下家樂福,尤其統一集團已持有台灣家樂福40%股份,只是傳出包括遠東集團、凱雷等5家私募基金也參與競購程序,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也證實此事,只是家樂福到底有沒有要賣?會賣給誰?恐怕要到2022年才會有答案。

事件四:南部半導體S廊帶成形 台積電高雄設廠、房市漲聲起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也是台灣護國神山台積電是否到高雄設廠近幾年傳言不斷,終於在2021年11月9日宣布將在高雄中油高雄煉油廠五輕舊址,設置7奈米及28奈米製程的12吋晶圓廠,並計畫2022年動工、2024年量產,高雄市長陳其邁也表達歡迎,台積電投資高雄,不僅是關鍵的產業布局,也是半導體S廊帶最重要的一塊拼圖,代表半導體產業聚落在高雄成型,並可望為高雄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加速城市與產業轉型,而外界也認為有機會縮小南北房價落差,提升高雄人的在地價值,甚至也帶動高雄房市掀起一片漲聲,房仲業者也看好價格持續向上,在2024年台積電員工正式進駐生產之際,房價不排除有1到2成增幅。

事件五:國內首宗「金金併」出現 富邦金併日盛金2022年第1季完成 
國內目前有16家金控公司,為鼓勵國內金控及銀行合併意願,金管會在2018年放寬金融機構「敵意併購」門檻,而能夠發動「金金併」有5家金控公司及6家銀行,其中富邦金宣布以每股13元公開收購日盛金在外流通股權,估計金額將超過490億元,並在2021年3月23日表示,已達公開收購日盛金已發行普通股總數的53.84%,加上公平會也通過不禁止結合,公開收購條件均已成就,即富邦金公開收購日盛金逾半股權成功,創下國內「金金併」歷史里程碑。而富邦金與日盛金也在11月5日雙方股東臨時會通過合併案,待主管機關核准後,預計2022年第1季完成金控合併,2022年底前完成富邦證券及日盛證券、台北富邦銀行及日盛銀行等子公司的整併。

▲「元宇宙」概念儼然成為近日科技界的熱門議題。(示意圖/取自Unsplash)
▲「元宇宙」概念儼然成為近日科技界的熱門議題。(示意圖/取自Unsplash)
事件六:元宇宙崛起 頭戴式裝置、5G、AI等概念股有望受惠
臉書Facebook在2021年10月28日宣布將會改名為「Meta」,新商標則改為類似「無限符號」(∞),並將全力打造「元宇宙」概念的虛擬實境未來願景,而包括微軟、Google、輝達等科技大廠也紛紛表示布局「元宇宙」,即運用AI打造高度擬真的虛擬世界,「元宇宙」技術和應用發展也成為2021年熱議焦點,更讓「元宇宙」概念股熱起來,不僅頭戴式裝置,其他5G、AI、雲端運算、區塊鏈、高性能晶片、資料中心、金融科技、電動車討論度也很高,都被視為是「元宇宙」可能受惠的領域。

事件七:聯手裕隆 鴻海MIH電動車亮相
電子業龍頭鴻海集團宣布跨入電動車產業發展後,與台灣汽車製造龍頭裕隆集團合作,借助其汽車研發與製造能力,合資成立「鴻華先進科技」,開發「MIH電動車開放平台」,並在2021年10月18日鴻海科技日展出3款電動車讓人驚豔,包括Model C電動跨界休旅、Model E電動豪華房車及電動巴士MODEL T,讓電動車討論度破表,並由裕隆集團董事長嚴陳莉蓮、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依序搭乘與駕駛電動車進場。雖然業界一開始並不看好,但在短短1年就推3款原型車,也給了這個產業一股動力,而陳莉蓮也預告,首款採用MIH平台開發的電動車將會掛上自主品牌「Luxgen納智捷」在台灣首發,為市場提供嶄新的移動體驗,要大家拭目以待。

事件八:郭台銘發起 鴻海、台積電採購BNT千萬劑疫苗捐給政府
2021年5月中台灣爆發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感染人數及死亡人數飆升,加上疫苗捉襟見肘,5月27日傳出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欲透過鴻海公司及永齡基金會購買500萬至1000萬劑BNT疫苗,捐贈給台灣政府使用,但因BNT疫苗代理權在上海復星,引發政府疑慮,郭台銘也在臉書發文指稱有各種看不見的力量開始對此案技術性的拖延。後來,總統蔡英文找了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與郭台銘進總統府,最後敲定郭台銘與台積電各採購500萬劑BNT贈送政府,兩企業捐贈金額均不超過等值約1.75億美元。郭台銘更親赴德國輝瑞總部催貨,首批輝瑞BNT疫苗在9月2日運抵台灣,因郭台銘當時仍在隔離期間,委託表姊、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代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一同接機,而首批BNT疫苗於9月23日正式開打。

▲這波景氣推升房價後,北市又出現零星地上權個案,且成為北市近年少數順銷的地上權個案。(圖/NOWnews資料照片)
▲景氣推升房價後,政府陸續祭出打炒房措施。(圖/NOWnews資料照片)
事件九:政府打炒房多管齊下 房價仍持續飆漲
國內房價持續走高,讓政府出手打炒房,但房價卻越打越高,連央行都認為明年房價還有上漲可能,在2020年12月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開出打炒房第一槍,更在2021年3月理監事會祭出第二波打炒房措施,隨後內政部與財政部也在7月實施實際登錄及房地合一稅2.0,但看來打炒房力道仍不夠,央行在9月理事會祭出第三波打炒房,12月再祭出第四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包括自然人購置高價住宅貸款及第3戶以上購屋貸款、餘屋貸款及工業區閒置土地抵押貸款最高成數都降為4成,購地貸款最高成數則降為5成,保留1成動工款,並要求借款人切結於一定期間內動工興建,就是要避免囤房,甚至央行總裁楊金龍還強調「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還有空間,不會到今天就結束了」。同時,內政部也通過修法草案,祭出5大打炒房措施,包括全面限制預售屋換約轉售、私法人購屋採許可制、嚴懲炒作者、預售屋解約需申報、建立檢舉獎金制度等,要防堵住宅淪為炒作工具。

事件十:全球通膨危機 台灣CPI年增率突破2%警戒線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央行採取量化寬鬆政策,加上疫情造成全球各地缺船、缺櫃、缺人又塞港,所有供應鏈幾乎斷掉,海、空運大亂,尤其下半年隨著疫情趨緩,需求持續增加,導致供應面大家搶量、搶庫存,但供給卻趕不上需求之下,導致原物料大漲,進而推升通膨,全球均陷入通膨危機,台灣民生消費物資也紛紛漲價,2021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呈走高趨勢,主計總處公布11月來到2.84%,不僅連4個月高於2%的通膨警戒線,更是今年以來第6度突破2%,亦更創下逾8年半新高紀錄,更大幅上修今年全年CPI年增率為1.98%,亦是近13年最大漲幅,並預測明年CPI上漲1.61%,而央行則預估全年為1.97%,明年回降。不過,通膨持續走高也掀起升息聲浪,美國加速結束縮減購債,預計明年會升息3次,央行總裁楊金龍在12月理監事會後也表示,明年一定朝緊縮方向走,而且明年有可能、很有可能會升息。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