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刻已佚失的阿姆斯壯大礮 高雄以設計風重開雄鎮北門

▲因應「台灣設計設計台灣」系列活動,高雄市文化局在市訂古蹟雄鎮北門,復刻已佚失的阿姆斯壯大礮安裝於礮座處。(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因應「台灣設計設計台灣」系列活動,高雄市文化局在市訂古蹟雄鎮北門,復刻已佚失的阿姆斯壯大礮安裝於礮座處。(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記者郭凱杰/高雄報導

因應「台灣設計設計台灣」系列活動,高雄市府以設計角度重啟市定古蹟雄鎮北門,為呼應雄鎮北門經歷的乙未之役,特別復刻已佚失的阿姆斯壯大礮安裝於礮座處,打造古礮台戰場氛圍,並配合「台灣設計 設計台灣」活動,以設計角度打開市定古蹟雄鎮北門,在趣味互動了解戰爭情境,讓民眾追憶歷史、探索高雄。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高雄市府以設計角度重啟市定古蹟雄鎮北門,為呼應雄鎮北門經歷的乙未之役。(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高雄市府以設計角度重啟市定古蹟雄鎮北門,為呼應雄鎮北門經歷的乙未之役。(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因應「台灣設計設計台灣」系列活動,高雄市政府以6處歷史場域呼應近90年前高雄港勢展覽會,以現代化起點「哈瑪星」,並從文創設計思維出發,巧妙為整座城市交織出一股新舊融合的氛圍,而雄鎮北門的修復重啟充滿歷史回憶的空間,為戰事遺址增添一抹趣味文創風,走一趟雄鎮北門能感受全然不同的文史遺跡,追憶歷史、探訪高雄。

▲雄鎮北門的修復重啟充滿歷史回憶的空間,為戰事遺址增添一抹趣味文創風。(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雄鎮北門的修復重啟充滿歷史回憶的空間,為戰事遺址增添一抹趣味文創風。(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雄鎮北門自1875年肇建迄今已近150年歷史,坐落在臨港扼要處的珊瑚礁岩上,形制雖小,曾是防禦打狗港重要的歷史場域,1874年(清同治13年)牡丹社事件後,打狗三礮臺(旗後、哨船頭、大坪嶼)陸續建置並互成犄角,結合成為一組防禦線,扼高雄港之進出,其中雄鎮北門即「哨船頭礮台」,歷經1895年乙未戰役、日治時期打狗港疏濬業務辦公室、鐵道俱樂部、戰後海軍陸戰隊十三哨營等不同用途,改變了外觀及格局,1985年指定為市定古蹟。

走進雄鎮北門的中式紅磚營門,還可遊覽歐式礮座、城垣、彈藥庫、營舍以及地下化的兵房等遺跡,為呈現古蹟風貌與工法特色,針對挖掘出的不規則硓𥑮石步道及營牆遺跡,使其自然裸露,不刻意加工雕飾。此外,為重現清代兵房的空間氛圍,復原構成南北兵房重要結構的「密勒樑」及「三合土頂版構造」,在慢工細活的打磨下,雄鎮北門修復工程更於2021年獲城市工程品質金質獎肯定。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