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七周年3/推動機艦國造、恢復1年役期 力抗共軍蠻橫文攻武嚇

▲國人自行研製的勇鷹高教機。(圖/記者呂炯昌攝)
▲國人自行研製的勇鷹高教機。(圖/記者呂炯昌攝)

記者呂炯昌/台北報導

總統蔡英文上台7周年,明年藍綠白三黨候選人底定,執政最後一年,小英政府還有哪些政策待實現?身為史上首位女性元首,過去7年蔡英文做了哪些改革?又做得好不好?《NOWnews今日新聞》規劃「小英7周年」專題,從內政、外交、兩岸、國防等角度,檢視蔡英文7周年的執政成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蔡英文政府2016年上台以來,一改前朝馬英九政府對中國較友善態度,拒絕承認九二共識,並強化親美立場,引發兩岸關係緊張,中國不斷對台威嚇,共軍也頻繁在台海周邊軍演,台海甚至一度被國際媒體形容為全球最危險地區。為了確保國家安全,蔡政府積極推展國防自主政策、恢復義務役1年役期,專家學者普遍給予肯定評價。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表示,國機國造、國艦國造等國防政策是正確選擇,台海關係緊張並不是因為台灣,而是中共,中共把民主當做威脅,加強實力是維持和平的唯一可以掌握的手段,不能寄託於敵方的善意。

蘇紫雲指出,立院去年1月通過的「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預算案」中,大幅提升採購國產反艦飛彈與防空飛彈數量,可以循序漸進提升防衛能力,以台灣的地形,反艦飛彈是第一優先,可以提高敵人進犯的代價,讓敵人放棄登陸意願,根據行政院公開資料顯示,每年生產100枚反艦飛彈,平均3.5天生產一枚,平均成本100萬美金一枚,而登陸艦需要24個月生產,可快速強化防衛能力。

蘇紫雲指出,恢復一年義務役役期則是向國際社會傳遞願意防衛自己的訊號,一年的役期對役男的生涯衝擊也較有限,從兵力到火力與預算組合起來,算是上位的政策。

《全球防衛雜誌》編輯主任宋玉寧表示,國機國造、國艦國造等國防自主等大方向是對的,因為很多裝備沒辦法馬上外購,但是是否所有武器裝備都要自製,則是有待商榷,畢竟不是所有裝備都是國內能夠製造,不妨透過引進技術在國內生產。

宋玉寧表示,後備制度、兵役制度的調整這些政策比較有實質進展,但在施行方法與進度上還有進步的空間。

更多「蔡英文執政7周年」相關新聞。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