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酒駕醫療介入 減少悲劇發生

▲為了降低酒駕再犯率,政府除了修訂酒駕相關罰責,加上全面宣導、防治酒駕之外,適時的醫療介入將是減少酒駕悲劇的關鍵。(圖/ingimage)
▲為了降低酒駕再犯率,政府除了修訂酒駕相關罰責,加上全面宣導、防治酒駕之外,適時的醫療介入將是減少酒駕悲劇的關鍵。(圖/ingimage)

記者李宛真/台北報導

50歲阿正是工地師傅,明知喝酒傷身,導致肝臟發炎,工作時也容易發生意外,被警察抓到兩次酒駕,但還是天天喝酒,因為只要不喝酒,或少喝一點,就會手抖、多汗、焦慮煩躁、失眠,就醫確診為酒精使用疾患(俗稱酒癮)。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醫師郭彥君指出,研究顯示,即便嚴刑峻法,仍有部分的駕駛人一再出現酒駕行為,造成社會傷害及家庭破碎。這一群人當中,不少人為酒癮疾患。

郭彥君表示,對於酒癮患者而言,要他不喝酒是件很困難的事,他們會比一般人難以控制自己不去喝酒,常常是在找酒、喝酒、酒醉或退酒的過程當中,度過他們的一天。

以阿正來說,自己也知道喝酒不好,對身體不好,周遭的親友均勸誡他一定要戒酒,但他就是戒不了,除了心理依賴酒精外,生理也依賴酒精,只要不喝酒,就出現酒精戒斷症狀。

在醫師建議之下,阿正服用藥物,以減緩酒精戒斷症狀,並改善生活作息,努力避開高風險的飲酒環境,少跟朋友聚會。經過藥物及心理治療後,他已經停酒半年了,期間與家人關係更為融洽,體力和睡眠都比以前好很多。

根據內政部資料,去年酒駕造成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高達百人,而受傷人數則是將近7000人,對於家庭及社會造成沉重的負擔。

研究發現,許多酒駕再犯者也會濫用藥物、非處方用藥。郭彥君指出,為了降低酒駕再犯率,政府除了修訂酒駕相關罰責,加上全面宣導、防治酒駕之外,適時的醫療介入將是減少酒駕悲劇的關鍵。

郭彥君表示,目前酒駕醫療介入,主要是針對多次酒駕的犯案者,首先了解他們有無精神科相關的疾患,像是酒癮、情緒障礙等等。若沒有針對疾病對症下藥,則這群病人也很難改變他們的酒駕行為。

【 NOWnews 今日新聞 】提醒您 酒後不開車,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