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找回一萬青年 吳益政提青年返鄉政策

▲高雄市長參選人吳益政說,高雄市每年預算的5%約有65億,可以解決很多民眾在意的問題。(圖/資料照,記者郭俊暉攝)
▲高雄市長參選人吳益政說,高雄市每年預算的5%約有65億,可以解決很多民眾在意的問題。(圖/資料照,記者郭俊暉攝)

記者郭俊暉/高雄報導

無黨籍高雄市長參選人吳益政今(2)日透過臉書及通訊軟體發佈「青年返鄉政策」圖文懶人包,提出「兩年內找回一萬青年」、「四年內創造兩萬就業」的政策願景。他強調,過去六年高雄有八萬青年移出,現在應該用新創的觀念和政策,把高雄失去的(青年),再找回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吳益政認為,高雄需要的是終極版的眷村「以住代護」,不只要有民宿、工作室,更要讓全世界想創業、想發展的人才,都聚集到高雄來。他並強調高雄的目標不應該放在「台灣第二大城市」,而是要放眼國際,和柏林、曼谷、北京、愛茵荷特等創意大城比鄰而居。

吳益政用「翻轉空間」、「『協』槓青年」、「全民共創」三大訴求說明他的青年反向政策。

第一步「翻轉空間」,要盤整市政府閒置空間,包括閒置校地、眷村、廢棄軍營,提供創業基地和免費居住、並提供免費大眾運輸,作為共同居住及共同工作空間。

第二步「『協』槓青年」,找回一萬個IT人才,服裝、工業、商業、建築空間、設計人才,新創人才等三大類人才。具體做法包括,協助在地學校,包括高職和技術學員,和歐洲學校合作課程;提供創業基金和業師、創投媒合、基本軟硬體設備;與高雄在地傳統製造產業媒合,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並在不違反採購法下,政府優先購買,符合市政府及市民需求,同時取得實績,以利進入國內外市場。

第三步「全民共創」,將市府預算的5%作為推動公民參與預算,由市民向政府提案政策,回應環境永續及社會永續,並同時產生新的經濟模式。

吳益政說,參與式預算從1989年起,在巴西的愉港推行、如今已有愈來愈多城市效法,像是法國巴黎。參與式預算是一種由下而上,從民間自發的動能影響政府的施政的制度。高雄市每年預算的5%約有65億,可以解決很多民眾在意的問題。吳益政強調,市政預算本來就是市民的錢,應該更直接的回應市民。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跨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