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空氣品質出爐 環署:大部分指標都下降

▲環保署提醒民眾,因境外污染物移入影響,全台各地空氣品質差,民眾出外記得戴口罩。(圖/NOWnews媒體庫)
▲環保署提醒民眾,因境外污染物移入影響,全台各地空氣品質差,民眾出外記得戴口罩。(圖/NOWnews媒體庫)

記者陳俐穎 / 台北報導

這幾年來空氣品質問題躍上檯面,尤其是雲嘉南、高屏西半部地區,常出現霧茫茫的一片,今(27)日環保署公布2018年空氣品質監測結果,顯示除了臭氧外,其他汙染指標呈現下降,而在氣象方面,長期風速減弱,不利於汙染物擴散。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環保署監資處處長張順欽表示,根據近五年來的統計資料可以發現,除了臭氧之外,其他汙染物質,例如pm2.5等都有下降的趨勢,而在紅害警示上,若以一天中有1個測站日平均pm2.5超過54,就算做一次,而今年下降到499次,低於目標的698次。

環保署監資處處長張順欽表示,由於天氣環境不利於空汙擴散,因此要更加強排放的控管。(圖/記者陳俐穎攝。2019.12.27)

但在臭氧防治方面,需要降低VOCS的排放量,空保處專委徐淑芷表示,VOCS有八成以上來自工廠排放,但由於其特性就是一排出就馬上揮發,因此單純裝設改善裝置效益不大,較難控管,需要將管線完全密封。

由於降雨也會影響汙染物的沉積,根據統計資料可以發現,今年北部、竹苗、宜蘭雨花東地區降雨天數減少,也就能說明北部與竹苗今年pm2.5紅色警戒站日數較去年增加,而中部、雲嘉南與高屏降雨日數則增加。

就整體氣候狀況,張順欽說明,近30年來西半部長期風速有遞減的趨勢,平均值下降,且少於每秒2米的靜風天數大幅增加,再加上大陸冷高壓減弱,造成冷空氣不易南下影響台灣,也讓台灣本土汙染物無法擴散。

張順欽表示,由於整體天氣環境不利於污染物排放,因此要加強污染物排放的管制,且未來將加強臭氧的排放。但空氣汙染真的只歸咎於天氣嗎?徐淑芷表示,還會有更進一步的汙染排放清冊,但需要一點時間統計整理,大約明年第一季後,也就是4月左右就能公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